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18日在浙江乌镇闭幕。来自全球的1600多名嘉宾围绕“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共话全球互联网发展前景,共谋网络空间治理良策,取得丰硕成果。
本届互联网大会上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定位国际、创新、未来、体验、融合,吸引了300多家互联网企业参展,无人车、无人机、人工智能、扫脸支付等改变生活的新科技成为亮点。
现在一起来盘点一下,在本届互联网大会上,业界大咖们对于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在未来会对生产、生活带来的新改变都有怎样的精彩发言。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
超级计算、创新制造、和谐生态、安全手机、5G原型,体现了创新改变未来,这些领先的科技成果是真正的互联网之光。
李彦宏 百度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我认为是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也是从今年开始变得很火,每一个人都非常关注。但是它会给每个人、每个行业、每个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其实我觉得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想清楚。但是每当我想到这些可能性时,我都觉得非常兴奋。
这样的这种可能性还有很多,再比如说物联网。物联网在很多年前就被炒得很热,但是到现在一直没有起来,真正起来的时候,我认为已经为时不远了。以后,不管是你家里的电视也好、冰箱也好,还是你现在坐的椅子也好、用的桌子也好,你都可以用自然语言跟它进行对话,这样的一天我觉得也为时不远了。
维纳·措恩 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
那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人们进入了蒸汽时代,使得人们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子革命,或者说是电气化革命,使得大家能够用上电;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得工业生产逐渐实现自动化,并且能够过渡到互联网时代,实现在线生产、在线的工业革命。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说是“工业4.0”当中,我们将会利用互联网汇集必要的信息,开发智能的工业生产工具,比如说机器人等等。
换句话来讲,我们的机器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在产业链当中发挥更加大的作用。在现实和虚拟物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在供应链当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智能化的工具和应用。
杨元庆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用手机的照相功能,在家庭环境,实际的环境下上网就可以把网店里面看到的家具,摆放在增强现实的家庭环境里面,从而买了这个沙发买了这个衣柜放在家里面的实际效果是什么,如果你满意的话可以马上下单,交付到你家里面。这就大大的简化了装修房屋、购买家具的难度了,就跳过了大家过去挑家具还要带个皮尺等等。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云服务的增强,可以体验到更多更人性化的服务。因为云大脑已经通过数据的积累,知道你缺什么,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风格、色彩、式样,你对它说话就可以完成采购和预约安装了。这时候手机将不仅仅是通信的工具,更是你的生活助手。
陈黎明 IBM全球副总裁
试想一下,计算机可以看得懂所有的化验报告,可以看得懂所有的医学图像,核磁共振片、MIT片;试想一下,计算机可以看得懂基因图谱。这样以来,我们的老少边穷的医院可以获得等同于三甲医院的服务,这个是远程医疗所不能比拟的。而且,这种服务最大的优惠,是它可以同时服务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因此,在这个行业我们相信它具有很大的一个潜力。回到今天的话题,就是造福于人类,这一点计算机在未来的医疗领域应用,就是对我们医疗健康一个最大的科技支撑。
杰瑞·卡普兰 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人工智能时代领军人物
举个例子,在如今每天都会出版很多医疗论文,一个人基本都读不完,而且这些论文在网上又非常普遍,这个领域就可以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在网络上搜集这些论文,能够读这些论文,理解这些论文,从而帮助医生更好的治疗病人。
前我们要学习怎么使用计算机,现在计算机可以用更自然的方式和人交互,就好像人与人的对话一样,在语音识别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使得我们和手机对话,不用打字,这样的方式会进一步发展,届时我们的机器人将会更加有用。所有的这些发展听起来很特别,但是背后支持的技术是一样的,所有的技术都是在机器学习领域取得进展。
周源 知乎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我们在知识分享这个领域,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大家把自己的知识积累从线下搬到线上。这样的知识分享,可以让更多人更方便地去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是一种无形的“互联网+”,既互联网+知识,让大家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变成一种服务,甚至可以衍生出更多产品。
雷伊·雷蒂 图灵奖得主,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
未来几十年我们相信会有新的重大的要素突破,带来计算效率的有几万倍的增长,从而使相同成本情况下效率达到更高,相同成本情况下成本变得更低。
每个人都能获益于语音人工智能的助手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是我们未来的趋势。就像你的助理在你身边学习你做的事情,并且帮你代理一样,机器未来就可以通过计算大数据来做这些事情。
王兴 美团点评首席执行官
怎么利用“互联网+”,不光需要用户的广度增加,更需要用户的深度增加,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多工作去做。我们选择的服务项目是用户最普遍的需求,也就是吃。我们所做的,也就是怎么样用“互联网+吃喝玩乐”,让中国人能够吃的更好。
“互联网+物流”,我们所做的事情在物流当中是最接近消费者的那一端,我们做的是同城的及时配送,我们把东西做好了外卖送到消费者手中,让消费者在他的家里、办公室里可以很方便的吃到饭菜。
王晓峰 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
我们希望把所有共享自行车搬到手机上,因为有了这把智能锁,我们能够很容易看到每一辆自行车的位置,如果这辆车是被人骑行的,它不会在地图上出现。所以当用户或者市民看到他附近的这辆车,他按照路线走过去,通过二维码的方式扫码开锁之后开始骑行,这是特别方便的方式。
有一些场景,比如当我们晚上11点钟想撸串的时候,我一看原来离我120米有一辆车,我就预约上,然后走过去扫码开锁,可能骑一公里到一个小吃店,把车锁在路边吃完之后再回来,可能一来一回是两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