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政频道> 国内> 正文

去,还是留?“30+”群体进入职业摇摆期

2018-03-23 17:08 来源:光明网 
2018-03-23 17:08:06来源:光明网作者:责任编辑:张璋

  “这四年就是给之前五年的碌碌无为交学费。”张奇认为,这四年,他成熟了,他学会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人要适应现实,而不是让现实来迎合你。

  相比一些30来岁辞职的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的能力能做到什么,而张奇却没那么明白,当初的辞职带着一点冲动和赌气,他并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里,甚至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张奇觉得,也许正是这样,有一段时间,他似乎养成了遇到什么就“跑”的习惯,在对待工作时遇到困难,总是有一种撂挑子不干的冲动,总觉得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设想在发展。看不惯同事的小手段,受不了领导的强势,顶不住客户的刁难,一个不那么公正的待遇……都可以成为他一气之下就辞职的理由。

  “过去的工作是感觉无所事事,现在是感觉无所适从。所以现在有人向我咨询辞职的事情,我都先劝别人慎重,要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具备什么能力。”经过了四年多的“折腾”,张奇一直也在寻找这个答案。

  “迷茫焦虑型”:斗志在平凡和等待中消磨殆尽

  对很多人而言,“职业摇摆期”并不是辞掉一份工作那么简单。不管他们是否成功,辞职后漫长的适应期都异常艰难。然而,更多的人是在辞与不辞之间纠结,每天都在与自己、与现实做斗争、做妥协。

  在北京某基层单位担任公务员的李立强就是这其中的一员,迷茫和焦虑已经伴随了他很多年。

  十几年前,从山西一个小城市到北京读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一心想要当律师。大学快毕业求职时却发现,大一点的律所很难进,小一点的律所待遇差。思来想去意他识到,如果想要体面地留在北京,必须先找一个能解决户口的工作。因此,他报考了北京市的公务员考试,顺利成为了一名基层单位的公务员。

  “当时真的想的是先拿到户口,再攒些钱,把助学贷款还了就辞职,还是要做法律本行,实现自己的理想。”李立强回想,开始的两年真的每天都在想辞职,也成天后悔,自己为什么当年不考研,为什么不考托福、雅思出国,造成了自己如今只能在一个芝麻小的单位里当一个小小的科员。

  他这样描述当初工作时的情景,“一些基层单位事情很少,刚去的时候看到一些退休的老员工,想到这就是30年后的自己,觉得太可怕了,认为一定要尽快改变。”

  让李立强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抱怨了这么多年,还是在原地踏步。因为工作两、三年之后,换工作的想法一度被搁置了。他自嘲,“当然,我可以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后来有了女朋友,希望我工作稳定,不要折腾;后来买了房,有了房贷压力;后来有了孩子,孩子需要稳定的未来。”

  最近三、五年,也就是30岁之后,重新选择职业的想法又会经常浮现,因为周遭人的一些境况总是给李立强带来很大的冲击。比如说哪个新来没两年的同事,又找了个不错的工作要辞职了,他都会羡慕他们的勇气,也都会让他想到自己当年刚毕业时的样子。

  前两年一次同学聚会时发现,当年学法律的同学中,很多当年学习成绩没自己好的几个人,如今也已经在律师圈混得不错了。交谈间,他发现也是隔行如隔山,自己无论是从收入,还是视野和关注点,都已经与这些同学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实际上是越等待越没有勇气,斗志是在等待中被慢慢消磨掉的。30岁之后,忽然发现留给自己选择的时间不多了。再过几年到了40岁,可能就再也没有勇气了。”这两年,只要说起换工作的想法,家人朋友都会劝他谨慎,也成为影响他选择的主要因素。

  李立强发现,和他经历类似的人很多,有的跳槽后很成功,有些则又陷入了艰难当中。消磨了怎么多年,自己还能做什么?自己还具备重新适应环境的能力吗?现在,这才是让他最为迷茫和焦虑的。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璋]
独家策划

[网络中国节·清明]温故丨总书记古语赞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引用古语表达对那些在民族危难之际,勇于献身的革命先烈们的景仰与怀念之情。

【网络中国节·清明】梨花风起 思念绵长

我们从未忘记,每次回望都是将这份记忆化作力量,无论我们行走多远,定将明日中国之辉煌,报与君听!

雄安七周年|大道通衢 阔步向前

从“一块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踏上雄安新区这片热土,眼前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图景。

雄安新区:七载筑梦,智慧新城初露峥嵘

今年是雄安新区设立七周年,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节生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