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设计感的教室里,21名学生分成两组。他们轮番拿起工具,对操作台上的皮草进行撑皮、定型、裁剪等操作。在他们旁边,不时给予指导的,不是学校的专业课老师,而是来自业界赫赫有名的设计大师。
这与大学课堂上“老师讲、学生记”的场景大不一样,也让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研一学生吴婧乙兴奋不已:“这里很多面料是我们原来只能在资料图片上看到的,老师们的讲解也让我们直接触摸国际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整个产业的实际需求。”
4月10日,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皮草设计与工艺课程》正式开课。作为北服首次在产业聚集地开设的产教融合实践课,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来自该校鞋品与箱包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的21名学生将聆听时尚设计理念,学习相关工艺,参与相关面料的切割、缝纫与制版,并设计自己的创新样品。据介绍,预计今年将有100名北服在校生在海宁开展皮草专业实践课程。
来自行业一线的设计大师为学生讲解皮草面料知识
强化实践教学,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发布。“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这也为高校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北京服装学院教务处处长席阳介绍,北服近年来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此次开设的课程就是以皮草设计基础工艺为主题,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强化专业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目的在于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知,增加对皮草材质特性与工艺特点的学习,对产业的全面客观认知和了解,为产业储备更多的创新研发型设计人才。”
这样的人才培养改革,也让学生受益匪浅。北京服装学院大三学生王雪婷告诉记者,无论是外教老师对皮草知识的细致讲解,还是同学们自己的实际操作,都给她带来了与单纯课堂教学不一样的体验:“未来的设计人才就需要既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又能理解产业和市场的需求。”
外方设计师为学生讲解皮草缝纫技术
围绕产业需求,搭起校企合作桥梁
长期以来,“校热企冷”是困扰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的一大难题。
“我们刚刚启动这个项目时,确实有不少企业持观望态度。”北服创新园总经理闫燕认为,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急企业所急:“以北服海宁时尚产业园为例,我们将为海宁提供优质的智力资源支持,并基于海宁服装产业基础与发展规划,将北服海宁时尚产业园建设集时尚人才培训、设计研发、时尚推广、文化体验、设计圈子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产教融合与交流展示平台。成为海宁以皮草为代表的时尚产业的重要支撑与人才孵化地,进而引领海宁时尚产业向高端发展,推动海宁时尚产业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建筑面积2300㎡的北服海宁创新园,由北服、海宁市政府和海宁中国皮革城共建,将依托海宁及周边的产业聚集群,进行人才培养。这里设置有文化馆、实验室、专业培训室、设计师工作室,学生在参与实践课之外,还能走入企业近距离感受前沿设计理念和一线制作流程。
据了解,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产业园是北服创新园继北服容城时尚产业园、北服晨风时尚产业园之后,在京外建立的第三个园区,也是北京服装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实践。下一步,北服还将结合专业特点与市场需求,开设婚纱、针织、服装数字化、智能服装等方向的实践课程,为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提供条件,同时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