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袁于飞通讯员 方丽源
浩瀚的宇宙自古以来就一直吸引着人类进行不懈的探索。天文学这门基于观测的最古老的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日前,在位于北京怀柔的太阳观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阿里云分享了双方合作一年多以来的成果和进展,共同探讨了大数据时代的天文科研和科普。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崔辰州介绍,大数据助力了国家天文台的科研与科普。以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为例,它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但同时也带来了大数据。在FAST早期科技时,国家天文台采用的是漂移扫描的观测模式,这个模式有一个19波束的接收机,带宽400兆赫兹,通过1G的频率进行采料,它的原始数据的产生率是38GB每秒,即便压缩后也会有6GB每秒,其研究需要借助大数据。
崔辰州介绍,除了FAST,还有郭守敬望远镜,悟空天眼卫星等,在国际上我国也有很多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项目,如跨越南非和澳大利亚的一平方千米的天线阵,这都将给天文学带来越来越多的数据。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合作建立了虚拟天文台,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数据、云计算还有公众教育的网络门户,它既为世界天文学家打造了一个网络化的科学研究环境,也为公众和学校提供了一个天文科普平台。
崔辰州说:“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2016年虚拟天文台的公众超新星搜寻活动中,就产生了牛人——世界上最小的,年仅十岁的超行星发现者。”
阿里云资深云计算架构师从越说:“天文台主节点已成功上云,涉及10亿个天体的数据通过云端的虚拟天文台向全球开放,包括LAMOST郭守敬望远镜。虚拟天文台生成数据产品的周期将由原来的180天缩短到20天;数据的处理效率提升了20多倍(由一周缩减为8小时)。虚拟天文台还可以调动中国的数据开发者来关注天文学,培养跨学科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