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进沙退 中国“绿色长城”全面锁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
贵州榕江抢险救灾一线的共产党员
国内首艘“零排放”氢电拖轮在青岛入列
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在津举行
从石库门到星辰大海,每一步都是信仰
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透过暑运“大客流”看流动的中国活力奔涌
全国铁路暑期运输7月1日正式启动,共计62天,将持续至8月31日。铁路部门预计,到7月上旬暑运第一波高峰会趋于回落,8月中下旬迎来暑期客流的最高峰。暑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日均发送旅客1537万人次。
07-01
专题展、纪念馆、文艺汇演……多样活动庆“七一”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脚步
连日来,甘肃各地通过举办专题展、文艺汇演等多种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青春向党,绽放最美的模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诗意中国丨从岭南到长安——荔枝的十二时辰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贵州榕江消杀加紧开展 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洪峰过境之后,当地供电、供水等有序恢复。城市清淤工作正有序推进,居民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传统服装产业“织”出全球新丝路
2019年,湖北省天门市全年快递业务量仅677万件,2024年,这个数字已突破3亿件,增长40余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会长徐建华评价:“天门从原始集聚、关联集聚到创新生态集聚的‘三部曲’,为产业承接与升级提供了示范标杆。
(抗战胜利80周年)两岸英烈后裔访沪溯史 共寻全民族抗战记忆
“小时候家里来客,若有人提及曾祖父姜绍祖,祖父总会落泪哽咽,双手颤抖。”台湾抗日志士姜绍祖曾孙姜文滉在上海回忆,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对日割台。姜绍祖作为家中独子,在乙未战争中集合北埔、竹东、峨眉、头份等地勇丁,组织“敢字营”义军抗敌,受虏后服毒自尽,就义时不满20岁。
从“靠天收”到“科技种”夯实粮食“压舱石”——山南市全力绘就粮食单产提升新图景
“过去我们种青稞,总担心产量低、品种差,现在专家带来的新品种不仅抗寒耐旱,产量还高。”在山南市浪卡子县阿扎乡的青稞田里,农户仁青朗杰难掩喜悦。
【青春华章·赣劲十足】“十七棵松”的精神接力
6月19日晚,在“青春华章·‘赣’劲十足”网络大思政课主题活动现场,江西师范大学师生带来的艺术思政课《红土魂丨十七棵松》直击人心。当表演者深情喊出这一连串铭刻着忠诚与牺牲的姓名时,台下青年学子无不热泪盈眶,一段90余年前的红色往事,在舞台上下激荡起磅礴力量。
新华时评|防汛抗旱这根弦,时刻要绷紧
当前,我国多地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南方多地正全力应对汛情,黄河流域也行将入汛。同时北方部分地区旱情风险仍在。面对繁重的防汛抗旱任务,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时刻绷紧防汛抗旱这根弦。
新华鲜报|中国锁边奇迹再现!腾格里沙漠153公里镶上“绿链”
在腾格里沙漠宁夏境内,一场人与沙的拉锯战,于6月30日全面完成锁边。
贵州榕江县灾后恢复工作有序展开
随着洪水退去,贵州榕江县正在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记者6月30日了解到,继29日结束防汛Ⅰ级响应后,当地已全力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各方救援力量正连续作战,进行清淤、消杀等工作。
新疆show②丨跳起纳孜库姆,就是这么快乐!
在新疆吐鲁番这片广袤而富有魅力的土地上,孕育着一种集乐器演奏、竞技表演、哑剧表演、说唱等于一体的民间舞蹈艺术——纳孜库姆。在吐鲁番鄯善县鲁克沁镇,活跃着这样一群纳孜库姆舞蹈的热爱者,有老人也有幼童,他们的眼眸中满是对纳孜库姆舞蹈的热爱与执着。
沙漠里也能养螃蟹?一大批“沙漠海鲜”正在上市→
夏天正是时令海鲜的上市季,但你吃到的新鲜罗非鱼,可能产自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哦~ 沙漠里养鱼?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在新疆,这正在变为现实。
这些穿行浪尖的身影让群众安心|防汛救灾一线党员先锋扛起使命担当
“呜……呜……呜”急促的防洪警报响彻从江县城,各洪区指挥长抓起对讲机:“请立即执行防洪预案!”各个社区的党员干部拿着五条撤离路线图敲响了洪区的每户家门。“请立即按箭头有序进行撤离!”
6户中央企业14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邓兆敬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胡富申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06-25
邹加怡当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
6月24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理事会选举邹加怡担任亚投行下一任行长。作为中国财政部前副部长,邹加怡在推动中国与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苗得雨为外交部副部长;任命刘冬顺为水利部副部长;任命黄三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副部长级)。免去吴孔明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职务;免去刘冬顺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职务。
06-24
任命周星(女)为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任命王建华为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任命杨金龙为同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免去王振江的司法部副部长职务;免去姜万荣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职务;免去赵保林的审计署总审计师职务;免去苟坪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06-18
卢东亮当选山西省省长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6月16日选举卢东亮为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06-16
沈国华任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于红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6月10日,教育部党组在中央音乐学院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沈国华同志任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于红梅同志由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转任院长,俞峰同志不再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职务。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党委书记。
06-11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周海兵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任命佟立新为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任命王宏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免去赵辰昕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06-10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任职
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任职的决定:张传江同志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
06-07
央企人事|8户中央企业8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李炜任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
06-06
卢东亮任山西省代省长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6月3日决定:卢东亮任山西省人民政府代省长。
06-04
任命郭彩云(女)为审计署副审计长;任命王军为海关总署副署长;任命蔡自力为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任命邹晓东为国务院参事室主任;任命赵世通为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任命李长喜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命李雪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任命张琦(女)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命赵军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任命朱雪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
05-30
姚江林任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5月26日,教育部党组在华中农业大学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姚江林同志任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同志不再担任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人事司司长徐青森出席会议并讲话。曾任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05-28
胡大鹏同志任云南省委委员、常委
近日,中共中央批准:胡大鹏同志任云南省委委员、常委。
05-24
刘桂平同志任天津市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批准:刘桂平同志任天津市委副书记;陈辐宽同志不再担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常委职务。
张巍同志任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批准:张巍同志任河南省委副书记。
05-17
为“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观沧海)
5年来,有了香港国安法的守护,一个安全稳定、发展可期的香港,魅力四射、人财两旺。202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公布实施,“一法安香江”,让香港维护国家安全“不设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开启“一国两制”实践的新征程。
06-29
在莫高窟亲近中华文化 台湾青年:是一次精神返乡
6月26日上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参访敦煌莫高窟景区,参观了以高达35.5米的室内弥勒佛像和九层楼建筑闻名的96号窟、以形神兼备的彩塑和精美壁画闻名的45号窟,以及凝结着两岸合作保护与研究成果的61号窟“文殊堂”。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活动上,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与台湾来客分享敦煌文化遗产的智慧启示。
06-28
台湾舆论:赖清德“团结十讲”旨在鼓吹“台独”制造仇恨
台湾世新大学教授游梓翔在节目中表示,赖清德的演讲是在偷渡“台独”,所谓的“团结”只是想团结鼓吹“台独”的人。《中国时报》刊文指出,“团结十讲”首场演说中,只听到赖清德单方面宣扬“台独”,看不到“倾听”,更遑论“团结”。
国台办:台湾光复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她指出,台湾光复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经济合作只会限缩台自身发展空间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答问表示,正告民进党当局,进行技术封锁阻止不了大陆科技创新步伐;企图“脱钩断链”迟滞不了大陆产业升级进程。
赖清德篡改历史、歪曲事实,必将自取灭亡
近日,赖清德展开所谓“团结国家十讲”第一场演讲,大肆散布“台独”分裂言论,炒作升级“新两国论”。赖清德妄图误导认知、制造对抗,不过是自说自话、自我陶醉,终究是自取其辱、自取灭亡。
珠港和珠澳口岸年内出入境客流量突破1亿人次
记者16日从珠海边检总站了解到,该总站今年查验经珠海拱北、港珠澳大桥、横琴、青茂等对港对澳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突破1亿人次,较去年提前了22天。随着单方面免签等便利外国人来华系列措施不断扩容,外国人从粤港粤澳口岸入境数量同比激增,珠海边检总站今年累计查验出入境外籍人员达88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7万人次,同比增长79%。
一起迎来美好光明——写在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召开之际
青年是两岸交流中充满朝气的力量。每年的海峡论坛上,都能听到台青们讲述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的故事,他们为两岸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06-14
香港特首李家超:铭记抗战历史,彰显香港角色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2日表示,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区政府今年将举办系列活动,丰富市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体验。
06-12
香港修订道路交通条例 9月15日起引入电子驾照
香港特区立法会12日三读通过《2025年道路交通(修订)条例草案》,旨在促进牌照电子化,为司机提供便利。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表示,虽然电子驾照是国际趋势,但各地普及程度不一。
香港将推出百余项活动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
今年 7月1日,香港将迎来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6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媒体时表示,今年“七一”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香港将举办百余项活动庆祝。
香港《大公报》专栏文章:香港经济“三旺”破局前行
香港《大公报》9日刊发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专栏文章指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本届特区政府就任近三年,香港经济复苏态势强劲,那些唱衰香港的人不得不承认,香港正在创造历史。
国防部正告民进党当局:“倚外谋独”注定失败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9日下午就美增加对台售武及美军人员在台活动答记者问。蒋斌表示,这是由美方和“台独”势力主导、侵犯中方核心利益、妄图改变台海现状、推高台海紧张局势的又一起实证。
香港将举办首届“数字教育周”探索人工智能教学应用
为推动教育界对人工智能及前沿科技的深入探索和应用,香港将于6月30日至7月7日举办首届“数字教育周2025”。据了解,此次数字教育周活动主要包括“学与教博览2025”和“人工智能在语文及不同科目的学与教应用国际高峰会及会后工作坊系列”两项重点活动。
国台办: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将于6月中旬在福建举办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9日表示,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将于6月中旬在福建举办,15日上午举办论坛大会,集中活动为期一周。她介绍,本届论坛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题,设置基层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板块。
06-09
温故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表达对劳动创造的深情礼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拼搏奋进、埋头苦干。
和总书记一起读书丨“爱读书”篇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的“古语”嘱托,感受读书的魅力↓↓↓
和总书记一起读书丨“善读书”篇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的“古语”嘱托,学习如何更好地读书↓↓↓
第二场“部长通道”拉满你的安全感→
3月8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一寸山河一寸血!那血染的山河,值得后人永远铭记,永远缅怀!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汇聚网络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进一步凝聚起网络文明共建共享的社会共识和强大合力。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于2025年全国两会后启动、7月底前基本结束。
自然资源部:全国单位GDP“地耗”“十四五”目标提前完成
2021年至2024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地耗”)累计下降15.97%,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预期目标。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妥善处置闲置存量土地,发展动能得到增强。
生态环境部:臭氧污染上升趋势已得到初步控制
监测显示,今年1月至5月,全国臭氧浓度为1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0.7%;全国臭氧超标天数共计2480天,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国家禁毒办:列管尼秦类物质及12种新精神活性物质
特别是此次整类列管尼秦类物质,是继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后在全球又一次监管创新,对遏制此类物质等新型毒品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06-19
打消“供数”疑虑 规范“用数”行为(政策解读)
政务数据共享,既增进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也让群众更省事省心。对此,条例明确,统筹建立政务数据校核纠错制度、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争议解决处理机制,并对相关操作路径进行了规定。
如何促进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政策问答·稳就业,政策有哪些)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创业工作牵动千家万户。” 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促进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成为当前就业工作的关键。4月,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人工智能助手“智慧小业”,为毕业生提供岗位精准匹配、就业指导等智能化服务。
如何织牢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网?(政策问答·稳就业,政策有哪些)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创新高,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突出。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就业援助,落实税收优惠减免、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两优惠三补贴”政策,做好跟踪服务管理。
圆明园第三十届荷花节开幕
国内首台全天时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发布
新疆:“银龄”学员迎来毕业季
四只旅日大熊猫平安回国
新一轮洪峰过境 贵州榕江县防汛应急响应再次提升至Ⅰ级
彩色水稻种出巨型"大熊猫"
透视“小体量”的大能量
2025年即将过半,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不确定性增加,中国经济呈现许多新现象新变化。
网络建言集众智,共绘“十五五”蓝图
当千万条“指尖建议”最终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又一个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的发展规划必将凝聚起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