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的葡萄因“葡萄致癌”谣言大量滞销,3000亩的葡萄种植园即使50%的产量滞销,将产生近2000万元的损失。7月25日晚,记者从宜春市袁州区农业局了解到,当地抽检葡萄包括重金属指标铅、镉在内的13项检测项目全部合格。
事件回顾

  江西宜春葡萄因癌症谣言滞销 损失近2千万

  

一句荒唐谣言 害惨葡萄园主

  眼下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位于宜春市袁州区各乡镇的葡萄种植园也迎来了丰收季节。然而,面对鲜嫩欲滴的葡萄,种植户们却高兴不起来,往年不愁销路的葡萄,现在却很少有人问津。种植户老刘已经在路边摆了四五天的摊,一天只卖出几公斤,往年一天要卖出几百公斤。原来而是在今年5月左右,不知从何处散播出一个谣言,说这里的葡萄吃了会中毒和得癌症,于是,大家口口相传,一下就在十里八乡,甚至周边的新余、萍乡等地传开。这个传言说得有模有样,说现在附近村庄有几十个患了癌症的人,都是因为吃多了这里的葡萄。当地的葡萄基本上是在赣西几个市销售,5月份谣言开始传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还没太在意。到了7月中旬葡萄上市的旺季,谣言已经在赣西几个城市造成很大的影响,葡萄基本上就卖不动了。不禁纳闷,这谣言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详细

为降低损失酿成果酒

  在各乡镇的葡萄园探访时,记者发现了一个新现象,很多农户家中都堆放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瓦坛,有的种植大户成批地购进大大的瓦坛。在庙前村的种植大户易大爷家的厅堂里,已经堆积了20余个瓦坛。他告诉记者,往年村里家家都有将挑下来的小个葡萄酿成鲜果酒的习俗,这种只放白糖的鲜果酒口感很好,都是留到过年自己喝或送人。现在葡萄卖不出去,眼看只有一周的挂果期了,再不采摘的话,天晴果实会干枯,下雨会爆裂,到时更卖不动。现在大家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酿成鲜果酒,可储存一到两年。  那酿成酒后的收入如何呢?黄重华告诉记者,其实这是眼下没有办法的办法,1公斤葡萄可卖到8~10元,而1公斤鲜果酒要用3公斤左右的葡萄酿制,价格是24元,还要加上坛子和白糖等,远远比不上现卖葡萄的收入。而且,即使酿制的酒也未必就能销出去,但总比葡萄烂在园里强。详细

官方辟谣

  “葡萄致癌” 官方辟谣

多方介入 调查真相

  随着谣言的进一步蔓延,7月19日,多方媒体纷纷赶赴宜春调查真相,并报道了宜春袁州区因传言有毒致癌造成葡萄滞销的现象。金瑞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初选择在镇里大面积种植葡萄,就是因为这里的土壤和水质经过检测后适合种植葡萄,且当地没有什么工业污染,土壤和水质不存在问题。为帮果农澄清谣言,7月23日,当地农业局组织专家到现场对种植葡萄的土壤、水质包括葡萄本身,按照国家标准对五个点进行了取样,并送往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进行检测。袁州区农业局质管站对宜春袁州区的葡萄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包括重金属指标铅、镉在内的13项检测项目全部合格,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详细

谣言伤农又违法 莫传谣言

  官员呼吁莫传谣言

  对伤农谣言当依法追究

致癌谣言中伤江西葡萄 官员呼吁别再无端伤农

  梓坊村是江西德安县聂桥镇的一个山区小村,从2005年起梓坊村因地制宜,引进葡萄种植,到今年已形成了1200亩的种植规模,成为赣北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该村负责人王光先表示,这次的葡萄致癌谣言虽发生在赣西,但对赣北的葡萄销售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梓坊村的葡萄种植都是村民事务理事会负责的,从选苗到栽培、管理、统一买农药等进行了管理,根本不会出现葡萄致癌情况。梓坊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其中,梓坊村十组有耕地面积100亩,葡萄种植面积90亩,是专业的葡萄种植村组,葡萄年均产量约850万吨。江西宜春等地出现葡萄致癌谣言,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人民币,引起外界对江西省葡萄的关注,该省农业部门官员吁别再无端伤农。详细

葡萄有毒?对伤农谣言当依法追究!

  7月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位于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各乡镇的葡萄种植园也迎来了丰收季节,但因有人却散布谣言,说这里的葡萄有毒会致癌,导致大量滞销。对这种伤农谣言的制造者和散布者,必须予以严厉追查和惩处。谣言使当地种植葡萄的农民蒙受了重大损失。谣言的出现和蔓延,引起了多方关注,许多媒体纷纷赶赴宜春调查事实真相,并报道了因谣言造成葡萄滞销的现象。当地农业局组织专家到现场对种植葡萄的土壤、水质包括葡萄本身,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取样,并送往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包括重金属指标铅、镉在内的13项检测项目全部合格,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然而,由于谣言,现在大部分葡萄还滞留在田地里,损失惨重。据推算,3000亩葡萄的总产量在1500万公斤以上,即使50%的产量滞销,都会造成2000多万元的损失。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