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研究生,同住一室,有什么深仇大恨,要让林某对同学狠下毒手?投毒的具体原因警方还在调查,但无论什么情形,投毒都是不可容忍的违法犯罪。校园每出大案,舆论就说敲响了警钟。警钟敲了又敲,早已敲个不停。这没完没了的警钟,到底敲给谁听?

  复旦大学前日公布消息称,该校医科研究生黄洋疑似被投毒。警方初步调查,已基本认定同寝室林某同学存在嫌疑。昨日下午,黄洋经抢救无效,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公安局文保分局证实,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3日被警方带走,现已被刑拘。记者了解到,黄洋,1985年生,四川自贡人。林某,广东汕头人,1986年生。两人均为复旦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

复旦官网变黑白色 校方:首次为学生这样做/图

  复旦大学自16日以官博发布黄洋不治身亡的噩耗后,已将官方网站和官博界面颜色改成黑白色,哀悼不幸离世的黄洋。方明说,这样寄托哀思,是复旦近年来一个传统,此前主要是为一些前辈泰斗和学界大家,还有为个别杰出校友。详细

复旦遭投毒学生已进行尸检 将成为重要案件证据

  复旦遭投毒学生小黄16日去世后,其父母明确同意警方进行尸检,希望配合警方调查,还儿子一个公道。小黄的尸检已于17日进行,尸检结果将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详细

复旦学生遭投毒身亡 原因非情感纠葛和学业竞争

  和投毒嫌疑人林某熟识的一位复旦大学学生说,他曾和林某一起住了一个多月:“我和他很熟,平常这个人蛮好的,和大家相处得挺好的。没人相信会发生这种事情。”
      黄洋的导师告诉记者,黄洋成绩一直很好,前不久刚以同届分数第一考取了五官科方向的博士,正在准备硕士论文答辩。
      案发寝室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黄洋与涉嫌投毒的林某目前在两家医院的不同科室从事不同方向的研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林某学业也很优秀,学业主攻B超方向,平时经常在实验室用小白鼠做低剂量毒药测试。
详细

复旦投毒案嫌犯供述杀人动机 警方在核实

  在莫慈看来,黄洋、林沐等三人组成的寝室关系看起来“挺好的”。“我当时告诉林,黄洋患病打了针,现在在寝室,希望他回寝室后能帮忙照顾一下,”莫慈说,“林则对黄洋患病表示同情。详细

  1995年5月、1997年5月,清华、北大先后发生了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除涉嫌人为作案外,铊盐未按剧毒品管理是重要原因。其中,清华女生朱令,终身致残,而此案至今未破。

中国矿业大学校园投毒案

  当年6月20日中国矿业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大学生铊中毒案情况。校方介绍,引起3名大学生铊中毒的毒源已初步查明,系犯罪嫌疑人常某以非法手段从外地获取的250克剧毒物质硝酸铊。详细

北京大学“铊”投毒案

  此案受害人江林、陆晨光,系北京大学化学系94级的男生,犯罪嫌疑人王晓龙与江林同班不同寝室;与陆晨光同寝室不同班。王晓龙曾交待,过去江林与他关系好,后来却不理他了,所以投毒。为实验投毒量,他把陆晨光当作实验对象,也投了毒。详细

清华女生“铊”中毒案

  朱令铊中毒事件是指中国北京清华大学1992级化学系女生朱令在1994年11月底出现铊中毒症状,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详细

  尽管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尚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但某教授事后在实验室门口贴出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十个大字,却道出了人们对此次事件的惋惜与疑问。同为同龄室友,何以有如此你死我活的深仇大恨?

复旦研究生遭投毒 知识与德性的错位

  在我国,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往往习惯把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思想道德问题,比如嫉妒,这就是一种心理问题,可却被老师批评“思想不端正”。心病只有心药医,这需要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心理课程,普及学生心理常识,同时设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救助。详细

整个社会对“成功”的如痴如狂难辞其咎

  复旦大学研究生之死,暴露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问题,整个社会对“成功”的如痴如狂也难辞其咎。当下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显得空泛无力,甚至缺失。详细

投毒或源于矛盾长久积压

  成为室友,是难得的缘份,或许有小矛盾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发展到要用投毒的方式来杀害,显然绝非是小矛盾,或许也是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详细

  一个人可以成不了“才”,但必须成“人”。让一个人成为“人”——这是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可惜的是我们不少学校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复旦“投毒”疑案提醒关注寝室关系

  教育专家认为,造成大学生寝室关系紧张的原因大致有:年轻人个性比较自我,不习惯别人的生活方式,不善于处理新的人际关系。这些作为人生的新课目,有的人在各种磕碰中逐渐磨合、学习并适应下来。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