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
这是一部诠释“梦想”的短片
一位是大学期间自主创业的校友
一位是退伍的女大学生
一位是有听力障碍的大三在读学生
一位是参与了港珠澳大桥项目的专家教授
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资历、领域,四个人各自的“小”梦想却折射出一代代同济人心中伟大的“中国梦”。倾听完他们的故事,不禁会思考一个问题。
“对年轻人来说,中国梦到底是什么?”
随着片子的结束,
心中的疑问也得到了答案。
《不忘初心共筑梦》,作品获得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光明网和易班网共同举办的,“‘点赞十九大、加油新时代’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融媒体作品征集评选活动”视频类作品的一等奖。
同济人眼中的“中国梦” 是什么?
作品制作团队制片人王靖霓同学认为,“中国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大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同济作为一个集体,交付于祖国的责任与信仰既是同济人仰望星空时的信念,也是他们脚踏实地的本心。同济人在用自己双手的力量,告诉世界,他们为中国的梦想找到了一席之地。
刘家琪来自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在大学期间进行了创业,她说大学创业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学习和克服困难。走过了创业初期的坎坷,她更加坚信坚信教育会因一个想法而不同。
就读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滕,退伍后来到大学进修,她说部队最吸引她的地方,一个是为国家效力,为保卫祖国的信仰。一个个是执行纪律的意识,绝对服从的精神。最主要的就是奉献青春圆梦的精神。
刘腾远是一位具有听力障碍的大三学生,他告诉大家恢复听力之后最喜欢听音乐,听见的第一个声音是家人朋友在喊他的名字,他说像他一样的人,最初的梦想就是能听见。当时在场拍摄的每一个人都热泪盈眶。
港珠澳大桥项目团队成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白云教授,自豪而坚定地说到港珠澳大桥无疑是代表中国的一张名片,同学们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负责制片的王靖霓说:“整个制作过程充满了感动和钦佩,他们精益求精的专注精神,也让我们前所未有地坚信未来是美好的,所有人的梦想会实现,中国梦会实现”。
“十九大精神”进课堂
在同济大学,每周二的下午,学校各单位都要集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依托新媒体平台,学校用短视频、H5网页、在线知识竞赛等方式传播十九大精神。学校英语系还尝试将党的十九大报告英文版作为教材。这些举措还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关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当小编问起王靖霓还有什么话想对其他同龄人说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秉持着最初的信念,
扎实自己的学业,
脚踏实地向前走,
骄傲而无所畏惧!”
中国梦是一个很多元化的概念,它可以是国家的梦,集体的梦,更是每个人的梦。社会是由每个个体组成的,那么只有当每个人的梦凝聚,集体的梦才会显出雏形,国家的梦才能得以实现。同济大学团队的作品向我们诠释出青年人对梦想的理解:
每个中国人的小梦想,
汇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