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靳昊、常莹)5月21日,团中央“青年之声”正式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该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对青年婚恋观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年婚恋服务的具体建议。
该报告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共同发布。据了解,2017年12月27日—2018年1月31日,在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下,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依托“青年之声”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怎样让青年更幸福》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活动,以“19—35岁”人群为主进行了抽样调查。
近七成青年择偶“愿等待不愿将就”
从整体上看,“人品”和“性格”是青年择偶时最为看重的两个方面。最看重人品的占比达84.9%,其次是性格,占比达71.22%。其次,50.15%的男性青年认为“相貌”较为重要,而54.89%的女性青年则更注重“能力”。此外,“健康”和“能力”也是男女青年都比较注重的方面。相对比传统观念中的“门当户对”,当代青年择偶呈现更加多元化特点,更注重“内在的匹配度”。
在调查中,就“如果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您会怎样?”这一问题,69.53%的青年选择“继续等待,找到理想的人才结婚”;15.61%的青年选择“保持单身”;有9.34%的青年愿意“降低择偶标准”;仅5.52%的青年选择“将就结婚”。当代青年对爱情充满向往,并持有执着追求的态度。
青年普遍认为事业和家庭同等重要
没有家庭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而没有事业的人生又是苍白的人生。在本次调查中,有81.47%的青年认为“事业和家庭都重要”;有14.57%的青年选择“家庭重要”,仅3.96%的青年选择“事业重要”。其中,选择了“家庭重要”的男性青年人数比女性青年多。当代青年对工作和家庭都很看重,男性青年对家庭的重视度比女性青年略高。调查对象的年龄集中在19—35岁,正是即将组建家庭和刚刚组建家庭的主要人群,说明该年龄段的青年对成立家庭的渴望度和依赖度较高。
交际圈小、工作忙和不主动是青年单身的三大原因
调查中显示,青年单身现象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自身对情感的态度以及生活和工作的外在限制。大中型城市青年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一方面工作后的社交圈子较小,限制了交友范围。另外一方面,工作忙导致恋爱时间较少,难以维持稳定的恋爱关系。另有近半数青年表示,“不够积极主动,不知道该如何与异性相处。”
近期“佛系”青年话题走红后,“佛系恋爱观”也随之被提出。单身青年对待恋爱不够积极的心态,也是构成现代青年单身的重要因素。家人“催婚”是青年单身期间最大的压力来源,据调查,49.55%的青年表示单身期间感受到的最大压力来自于“家人”,其次是“社会舆论”,第三是“自我压力”。“催婚”已成为代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生育观仍占主流地位
在青年生育观方面,当代青年传统的生育观仍占主流地位,“二孩”政策深受青年欢迎。根据本次调查显示,多数青年认为“夫妻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传统家庭”是“最期待的家庭模式”,仅有6.26%的青年选择“丁克家庭”。可见,中国传统的生育观依然备受青年支持。在全面“二孩”的政策背景下,近六成青年表示希望生育2个小孩。此外,59.31%的青年表示婚后两年内要孩子。可见,青年的理想生育数量较高,生育期待值也较高。
该报告还对服务青年婚恋需求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如开展多主题青年社交联谊活动,疏导单身青年心理压力,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加大对青年进行性知识教育普及力度,帮助青年建立科学健康的两性观;提升网络婚恋服务的诚信度,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婚恋交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