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正在阅读:“火炕书记”马生君: 把温暖送到贫困藏区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火炕书记”马生君: 把温暖送到贫困藏区

来源:科技日报2020-01-06 11: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火炕书记”马生君: 把温暖送到贫困藏区

  马生君(右一)为村民普及科学知识 马生君供图

  记者第一次见到“火炕书记”马生君,是在青海省西宁市一家医院病房里。抱着刚刚出生的儿子,这位衣着朴素、皮肤黝黑的西北小伙笑得很开心。

  自2015年11月担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特合土乡夏曲村扶贫第一书记以来,马生君很少能拿出假期陪伴家人,他说:“明天就要启程回村。我生命中下一个重要时刻,一定是夏曲村脱贫摘帽那一天。”

  研制“火炕+热水”系统

  夏曲村位于三江源地区草山深处,平均海拔4420米。2015年6月,26岁的马生君从青海大学毕业,成为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的一名环评技术员。因踏实肯干,又有环保专业基础,刚入职的他成为组织选派驻村扶贫的第一人选。

  初到夏曲村,恶劣的环境让马生君很不是滋味:旷阔草原上有不少由于生态恶化形成的黑土滩,畜牧业发展困难;道路坑洼泥泞,交通出行难;定居点取暖设施不全,带着帐篷转场的牧民住宿条件更差;河流周边风吹垃圾跑,卫生防疫差……夏曲村住房难、出行难、饮水难,致富更难。

  “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很多因病致贫,而病因是高寒艰苦的环境。放牧时直接饮用不干净的河水,寒冬取暖靠火炉加牛粪,包虫病、妇科病、风湿病等易发多发。”马生君说。

  要拔穷根,必须先医好病根。马生君白天入户走访,晚上查阅材料,研究取暖方案。他说:“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在儿时家里用的火炕上加入热水系统,或许能消除恶性循环,减少群众因病支出。”

  为了设计施工图,这位80后第一书记常工作到凌晨。历经反复试验,他倾注心血的“火炕+热水取暖”系统终于研制成功。

  新技术的推广并不顺利。牧民们习惯把羊皮铺在地上当成床,对他们而言,火炕“太高”,不适应。

  有人抱怨“这里穷惯了,做什么都白费劲!”别人怨天尤人时,马生君却认准了一条路:用实实在在的改变,树立正确导向,以点带面,改变人心。

  为了让牧民接受新事物,马生君组织召开群众大会讲解防病知识,介绍新取暖系统。但村民居住分散,一到集中宣讲不仅缺席人数多,会场纪律也乱。

  “一次不行就两次!”面对不愿尝试新取暖系统的村民,马生君三天两头上门发放宣传册,给他们补课。

  在马生君的引导说服下,达日杰成为参与试点的村民之一。新取暖系统安装后,达日杰的床铺变热了,他通过热水系统对饮用水灭菌消毒,有效降低了包虫病传播的可能性,家里再无人“因寒致病”。

  2017年10月,“火炕+热水”系统在10家牧户试点成功,“火炕书记”因此得名。

  组织开展畜牧养殖技术培训

  没有丰富的虫草资源,夏曲村更适合发展畜牧业。“村子的路通了,牛羊才能运出去。”对于修路,群众们的意愿很强烈。马生君多方争取,获得投资额613.7万元的乡村道路项目资金。目前,他正探索建立农产品科技服务平台,为牧民提供畜牧养殖和销售信息,走“互联网+畜牧”之路。

  要致富,就要丢掉“等靠要”思想。夏曲村70%以上的牧民是文盲,大多依靠政策补助维持生活。

  “我从小在贫困家庭里长大,国家支持我上了大学。掌握实在的本领,才能断了穷根。”马生君说。2016年,村里开始推广“致富能人+贫困户创业”模式,开展畜牧养殖等技术培训。贫困户文热一直没有工作,马生君鼓励他从牦牛养殖学起,目前文热月收入已达3000元。

  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牧民脱贫的关系,是摆在马生君面前的另一道考题。深思熟虑后,他将目光放在73.5万亩黑土滩上,带领村民种草。2015年以来,夏曲村获2750万元投资治理黑土滩,设立管护员岗位79人,深受群众欢迎。

  被藏区群众称赞为“我们的好书记”

  2019年,夏曲村有了喜人变化:包虫病发生率从15%下降到9.94%,人均年收入从不到3000元提高到8600元,还有120千瓦离网光伏电站、安置点公共厕所、安全用水机井52口……一桩桩实事好事,改善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因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一些藏族群众曾对这位回族小伙“很不屑”。如今,群众有了信心、有了奔头、有了干劲。他们竖起拇指,亲切称赞马生君为“我们的好书记”。

  四年来,马生君日夜驻扎在村里,与“贫困”不折不挠地“死磕”。展望未来,他最大的愿望是三江源草绿河清牧民富。

  “我给孩子取名为‘马勤睿’,希望他像一匹勤奋睿智的骏马,奔驰在美丽富饶的三江源上。”马生君说。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3高考拉开帷幕

  • 哈尔滨:职业技能人才“比武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北京密云古北口司马台长城附近,建有一处江南水乡风格的度假区,名为古北水镇。
2023-06-05 10:46
2023年5月31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在敦煌演出。
2023-06-01 10:05
2023年5月31日,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馆和国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国图片大赛房山赛区颁奖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国史影像基地举行。
2023-05-31 15:48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在台州市仙居职教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支篮球队在比赛中激烈角逐。
2023-05-30 10:26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