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武汉战“疫”·凡人善举】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季春红 蔡琳
在武汉“封城”的第三天,志愿者司机袁小洁穿上了防护服,驾车穿行在空荡荡的江城,成为当地市民口中一位“穿行者”——24小时待命,负责接送社区居民,不时还要到医院接送病人。
12年前,汶川地震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老家四川绵阳受灾比较严重,看到全国各地的人们来驰援救灾,当时我也想做一名志愿者。”从那时起,一颗当志愿者的种子埋在了袁小洁心里。
半年前,袁小洁来到武汉做小龙虾和大闸蟹生意。去年10月份生意进入了淡季,他便开起了网约车。
1月23日,在疫情影响下武汉宣布“封城”。偌大的江城在公共交通、出租车停摆后,市内出行成了一大难题。袁小洁准备报名加入公司组织的志愿服务车队。“后来发现自己没被选上,就特意去找了队长。自己经历过汶川地震,国难当头,我要尽微薄之力做点什么。”回想起报名的情景,袁小洁还记忆犹新。后来,经过几番协调,车队通过了她的请求。
袁小洁服务的社区是白羊山社区,配置了6台车,志愿者司机平均每天出车4到5次。“除了日常护送居民应急出行外,前两天还接了一位康复病人回家。”袁小洁说,医院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线战场,做好防护非常重要,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缺一不可。
袁小洁家离白羊山社区有将近40公里,每天8点半前必须到岗,有预约还会再提前。“正常情况下每天早上5点起床,下午6点多从社区回家。但有紧急需求,即便下了班也会返回接居民,最晚的一次晚上11点才到家。”她说。
虽然辛苦,但袁小洁充满了干劲,居民一句“感谢”是她动力的来源,“不少居民还发朋友圈表扬我们,每次能帮助他们我觉得非常开心。”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袁小洁刚开始对家人“撒了谎”。“报名时没跟家人说,大年初二跟家人视频,偷偷告诉了姐姐,后来爸妈也知道了。从那天开始,妈妈每晚都给我打电话。现在,他们理解并支持我了。”袁小洁说。
在老家绵阳读初一的儿子,一直是袁小洁的牵挂。“他让我照顾好自己,还给我发了一些视频,教我怎么戴好口罩、穿好防护服。”袁小洁也希望自己的举动,能给儿子树立一个榜样。
忙碌之余,袁小洁还有一个心愿。“2月27日是儿子的生日,自己却无法回到绵阳。我提前跟儿子说,等疫情结束在武汉补过一个生日。”穿行在江城里,袁小洁看到路边的早樱渐开,它们正在蓄力,迎接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