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最后冲刺阶段。北京林业大学在科右前旗挂职副旗长孟祥刚作为执行脱贫攻坚任务的“精锐部队”,带着必胜的信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实现对前旗人民脱贫致富的庄严承诺。
01 接力支教“扶智之剑”斩断贫困代际传播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必要举措,而一支有战斗力的教育团队则是斩断贫困传递的利刃。为提升前旗教师教学水平,解决当地基础教育薄弱环节的“牛鼻子”,挂职以来,孟祥刚从支教团队的引导入手,鼓励支教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设立创新讲坛,开展启发式教学,唤醒学生学习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多方面挖掘学生潜能,他还积极与旗教育局协调商榷支教教师课程安排,鼓励支教教师开设前沿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的课程,支教课程实现了从主要学科到艺术拓展、科学探索、健康教育、国学讲堂等学科的延伸。尤其是他主持的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教改项目入选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扶贫项目。
“在北京林业大学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对每一门学科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科右前旗第二中学学生于晓航说。
“在他们的影响下,原来性格内向的我变得更加积极,对未来充满着期待。”科右前旗第三中学学生巩思雨说。
北林大已连续六年派出40名研究生赴科右前旗开展接力支教。并于2019年8月再次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派出20名青年教师、8名研究生赴科右前旗支教一年,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3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5人,分别服务科右前旗五所学校,讲授课程涵盖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年级的绝大多数科目,实现了对科右前旗基础教育支援的全覆盖。支教教师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授课覆盖学生285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51人,有效补齐了义务教育短板,促进当地基础教育水平提升。作为北林大支教团队的“主心骨”,孟祥刚主动承担起“接应站”的工作,尽己所能解决支教教师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打消他们在工作中的部分顾虑,经常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并制订了至少每月见面沟通一次的制度,已持续运行一年有余,收效较好。
连续两年开展“梦想起航”前旗学子赴北京游学活动。科右前旗59名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受邀到首都北京,入住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的“手牵手”家庭,与北京的结对小伙伴同吃同住、同上一堂课,帮助前旗孩子开阔眼界。绿色学府牵手绿色草原“扶智”又“扶志”,斩断了贫穷代际传递链条。去年,科右前旗10名教师到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跟岗实习,进一步提高业务教学水平。
2019年,在孟祥刚积极协调下,北林大帮助科右前旗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备,捐赠电脑150余台、图书近2万册,协调中国扶贫基金会投入75万元改善两所学校的操场跑道,协助学校材料学院联系广州丽日家具有限公司捐赠价值达20万元的木质图书馆,协调作业帮公司投入26万元为农村学校学生实现微心愿,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彰显了北林大挂职干部帮扶科右前旗的为民情怀。
02 牵线搭桥“倾情倾力”助推打通销售渠道
如今,科右前旗贫困地区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这些成绩离不开北京林业大学挂职干部的不懈努力。当得知前旗农副产品“卖难”,孟祥刚积极协调汇报,促成三方共同协作召开内蒙古科右前旗·北京市海淀区·北京林业大学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京蒙扶贫协作年会暨经济合作招商推介会,会上全方位介绍了科右前旗的投资环境和重点项目,积极为科右前旗与在京企业牵线搭桥,帮助推介农畜土特产品及文化旅游产品,最终签约农牧业产业化、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农畜土特产品销售等项目31个,28家企业178种农特产品实现进京展销,科右前旗特色肉制品、奶食品、手工艺品、农副产品等草原“舌尖上的美味”亮相首都。
“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地,可算盼到了丰收,可由于科右前旗使用量有限,市场局限,真的愁坏了,多亏北京林业大学,为我们找销路、出点子,可帮了我们大忙啊。”展翼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齐晓景说。2019年,北林大帮助展翼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达262.78万元。
产业兴,销路广。孟祥刚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博士、驻科右前旗远新村第一书记张骅积极推动“北京高校基地直供平台”多所成员高校深入科右前旗考察当地农副产品,将前旗的米、面、油等农副产品引入北京市场,摆上了清华大学等19所高校的餐桌,累计销售额达623万元。全年通过学生食堂、工会、现场销售、网络销售等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共采购科右前旗大米、面粉、豆油、鸡蛋、西红柿、粉条各类农产品288.4万元,破解了科右前旗农副产品销售“瓶颈”,切实拓宽销售渠道,帮助贫困人口增收。
03 升级改造“北林定制”全产业链帮扶增效
“沙果去核切分设备是沙果果片加工生产的关键。改造前,我们公司使用的是纯机械设备,故障率高,生产率低,经北京林业大学改造后成为机电一体化设备,每台每年可多生产干果1.25万到2.5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75万到150万元,还解决了旧设备去核不完整、弹簧部件多、使用寿命低等问题。”恒佳果业负责人季玉成说。
产业发展是根除贫困的治本之策。科右前旗种植业发达,但这里加工业薄弱,好材料往往制不出好产品,卖不上好价格。尤其林果加工基础薄弱,基本都是小作坊模式,市场占有率不高、科技含量和产品品质较低,十几万亩的果林丰产不丰收,群众依靠林果业脱贫致富难度较大。孟祥刚通过调研找准难点、发现痛点、寻找亮点,提出“打造一条产业链激活万亩果林”的特色产业扶贫思路。选定沙果行业发展相对先进、社会责任心较强的当地企业——恒佳果业进行全方位全产业链帮扶。从改良沙果种植入手,优化沙果加工、包装、销售,做好“绣花功夫”,并主动作为,积极向校方汇报当地情况,做好两地沟通工作,在沙果种植方面北林大派出一线教授培训果农剪枝、施肥等技术;在加工链条上投入30万元对现有沙果去核等机器设备进行升级换代,设计研发出具有北林自主知识产权的、目前国内第一台沙果去核切分自动化设备;在销售领域组织学校电商平台运营专家帮助建设沙果销售电商平台,把原来只在兴安盟销售的沙果干推广到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通过北林大的全链条打造,2019年恒佳果业沙果销售额提高到460万元,相比2018年320万元的同比增幅43.7%。沙果收储量由2018年的1600吨提高至2700吨,沙果地区价格由1700元/吨提高至1900元/吨,有效带动周边107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让种植沙果的果农受益,真正实现小沙果做出大产业。
2019年,通过北京林业大学在科右前旗挂职副旗长孟祥刚积极推动,北林大向科右前旗投入资金209万元,其中科技专项帮扶资金85万元,设立“科右前旗沙果深加工设备存在的关键问题开展沙果去核机定向输送机构”“科右前旗文冠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等15个科技扶贫项目,打造“北林定制”绿色引擎带动下的全产业链帮扶,推动具有北林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科右前旗转化落地,以科技力量助力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我有幸被选派到前旗挂职开展扶贫工作,投身脱贫攻坚浪潮,就要心无旁骛,做到身到心到。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一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主动的作为、更加务实的作风,发挥好北林大的帮扶力量,做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孟祥刚对于扶贫工作信心满满。脱贫攻坚,使命如山。孟祥刚在脱贫攻坚中奋力当先,努力将这个系统工程、惠民工程和幸福工程抓实抓深抓到底,用担当和热血书写脱贫攻坚新篇章。 (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贺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