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湖南省株洲市的驻村扶贫干部袁桂雄,患有严重的痛风病,发作起来,左脚肿胀到无法穿鞋。可作为帮扶工作队队长,他从不因为病痛而推卸工作,而是给肿胀的左脚穿上宽大的拖鞋,给相对正常的右脚穿上皮鞋,吃上几粒止痛片,继续走家串户。他所帮扶的村子里,在山间田野上,总是留着一大一小的串串足印——这是一位扶贫干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坚实足迹。记者王子潇在报告文学《山间那一串串足迹》里记录了这个真实的细节。
在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沙坝村,有一所只有一位老师与一名学生的特殊学校。原来,扶贫干部阚南忠在沙坝村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发现了贫困家庭的孩子小燕子,因为患有先天性遗传病,小燕子骨骼脆弱,一不小心就会骨折,所以虽然到了上学年龄,却无法去学校读书。阚南忠和当地政府一道,给小燕子在家里建了一所“专享”的学校,阚南忠一周三次送教上门,不仅给小燕子补上了文化知识,而且培养了她的生活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当地政府还对接了上海一家医院,这家医院答应给小燕子提供免费治疗。作家肖勤在散文《两个人的学校》里讲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与细节,还有很多很多。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有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一线,到偏僻的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或者扶贫工作队长,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们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付出了巨大努力,有的甚至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这些不断涌现的典型人物与感人故事,值得我们去发掘、去书写、去颂扬。在大地副刊去年推出的“决胜2020”栏目里,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为了追踪到这些奋斗者的足迹,我们的记者与作家们不惧繁难,深入采访,走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中间,从生活的深处攫取创作的灵感,用火热的实践为文字注入力量,从而捧出了一篇篇带着泥土芬芳与时代气息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一人一户的奋斗故事中,从一村一地的脱贫征程中,捕捉到了这个时代快速前进的足音,谱写着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创业史”。
从这些文章中,我们看到,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成果,不仅仅是农民群众在经济上摆脱了贫困,更是乡村社会的一次深刻变革。曾经的贫中之贫、艰中之艰、困中之困,世世代代积贫积弱的地方,曾经的田地荒芜、房屋颓败、年轻人外出打工、乡村日渐空心化的现象,正在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是人员的回归,多少年漂泊在外的打工者纷纷回到故乡,投身到乡村建设之中;第二是土地的复活,多少撂荒的田地、山林、湖泊,重新变得生机勃勃;第三是乡村产业的丰富发展,种养产业、加工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生态产业等等,都在乡村里蓬勃发展起来,网络、电商等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被应用到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第四是乡村经济模式的迭代升级,专业合作社与公司运营的方式被引入到乡村经济发展之中,农民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抱团取暖。同时,在现代化运营理念的支撑下,因地制宜,统筹资源,股权清晰,分工合作,从而实现经济利益与农民收益的最大化;最后,是乡村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等措施,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田野间重回绿水青山,村落里变得更加文明、卫生、美丽、有序。
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还看到,发生在贫困地区的更重要的变化,是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与精气神的提升。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广袤的田野上变得更加生动葳蕤起来。这是更为深刻的层面,也是更为关键的因素,是呈现在乡村大地上令人欣喜的新气象。乡亲们不仅日子过得更加滋润了,而且精神变得更加健旺,志气变得更加高昂,眼光放得更高更远,脚步走得更稳更实。而正是党和国家向贫困宣战的坚定信心、全方位鼎力支持的好政策,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合力帮扶,才成功地唤醒了沉睡的土地,激活了乡村的动能,才使脱贫攻坚的大业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密密匝匝地挂果。
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徐徐展开的新生活,接踵而来的新奋斗,正在向我们热情地招手,正期待着我们去用心体察、精彩书写。张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