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留一江清水 惠泽子孙万代
首页> 时政频道> 要闻 > 正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留一江清水 惠泽子孙万代

来源:央视网2021-01-04 22:21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五年来,一系列着眼长远的生态保护举措让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重要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进入十年禁渔期。隆冬时节,以往正是长江捕捞的高峰期,昔日大小渔船穿梭的场面已经不复存在。

  多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长江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白鳍豚等珍稀动物功能性灭绝,鱼类资源严重枯竭。这让很多土生土长的渔民都为之担忧。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从2017年开始,国家在长江重点水域推行禁渔退捕,23万多渔民陆续上岸转产。中央财政下拨92亿补助资金,各地配套114.6亿元,提供公益岗位,扶持渔民发展产业、创业就业。李汉生拿到了十几万的安置补贴,社保兜底让他少了后顾之忧,他也从昔日的捕鱼人变成了如今的护鱼员。

  五年来,从岸线整治、水土保持到生态修复、增殖放流,一系列保护措施让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转折性变化。

  上游赤水河,特有鱼类种类增加到30多种,长江干游重庆段新孵化4000多万鱼苗。中游石首麋鹿保护区,最近新添了200头麋鹿宝宝,种群数量已过千。长江北岸涨渡湖湿地,数万棵池杉形成独特的“水上森林”,众鸟栖息。长江流域再次成为多样性生物聚集的乐园。

  2020年,长江干流全面达到Ⅱ类水质,曾经难觅踪迹的濒危物种江豚也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再过两个多月,我国首部流域保护法——长江保护法将正式施行。未来,长江全流域将整体联动、协同保护,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合力。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母亲河造福子孙后代的长江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 责编:姚坤森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