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全国政协委员杨洋:提升民族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解决百姓看病就医难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56个民族一起奔小康,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壮举。独龙族、布朗族、基诺族等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日报推出《百年承诺 千年跨越 五十六个民族一起奔小康》系列节目,邀请少数民族界全国政协委员走进光明日报全媒体演播室,讲述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实现的历史性跨越。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杨洋(彝族),讲述健康扶贫的“云南经验”。
我是来自云南的彝族全国政协委员杨洋。
云南省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们有129个县,有88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中有27个县还是深度贫困县。在需要脱贫的人口中,因病致贫的人就占到了22%,而在这中间我们的少数民族群众又占到了44.26%。对云南来说,如何让少数民族兄弟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对少数民族群众来说,山区边远不方便,因此在县域内,特别是家门口的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看病,是他们主要的场所。因此在整个健康扶贫工作中,我们非常注重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脱贫攻坚之前,我们很多村卫生室都是茅草屋,经过这一轮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我们的村卫生室都变成了小楼房,老百姓有了一个好的看病的地方。
仅仅建卫生室还不行,我们还要有合格的医生。这几年,我们对村卫生室的医生专门开设了村医课堂,对学历达不到中专(的医生),省财政全部资助,让这些乡村医生去深造和学习,让他们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这几年下来,我们的贫困县,特别是少数民族自治县,29个县的有28个县的县级医院都达到了国家的标准。现在我们(老百姓)在县域内的就诊率能够达到90%。可以说老百姓的大病小病,都在县域内得到了一个有效的诊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来,在“十四五”期间,人均预期寿命要提高一岁,这对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巩固健康扶贫的成果,有效地实现和乡村振兴的衔接,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问题,更有效地改变我们的健康状况,提升我们民族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是我们“十四五”面对的一个更重要的任务。
出品人:张政
监制:陆先高 毕玉才 杨谷
策划:宋乐永 张宁 赵洪波 战钊
记者:季春红 肖春芳
虚拟技术:肖春芳 张佳兴
素材整理:张瑜 赵金悦 潘迪
文案:宋雅娟
剪辑:卢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