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咏瑾
论起中国小吃的知民度,老百姓们“用筷子投票”,沙县小吃必定榜上有名。20世纪90年代初,浩浩荡荡的外出务工大潮将当地小吃也带出沙县、带出福建,如今的沙县小吃已遍布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超500亿元。
沙县小吃如何撬动大产业、释放大动能?凭借什么成为当下乡村振兴“一地一策”深入探索的先行样本?
“以小见大”,精准定位,是沙县小吃实现迅猛发展的一大原因。当前,一些刚刚摘掉“穷帽”的地区,发展底子还比较薄,缺乏坚实的产业支撑,只有找准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特色,在“小”字上做“大”文章,通过“聚焦效应”打响品牌知名度,才能为自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同时,以“小”的身姿切入市场,就意味着反应灵活,调整迅速。通过紧扣市场脉搏,积极将自身发展嵌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供应链体系建设,为市场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积极助力,才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从自发创业的个体经营,变成政府引导的支柱产业,赋予沙县小吃快速扩张的底气。乡村振兴,基层政府是关键。基层政府的高点站位、资源调配和有效扶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产业扶贫本身就是一个周期性、系统性的工程,以沙县小吃为例,当地成立全国唯一由政府牵头的“小吃办”,对“沙县小吃”品牌进行标准化推广和运营,多年的“精耕细作”最终收获累累硕果。这也启示想要以小产业撬动大发展的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既需对症施策,更需长期孵化,切忌“一盘散沙”和“三分钟热度”。
优势品牌的自我裂变,自发产生上下游供需,是品牌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转折。正是由于不断延长产业链,带动周边行业的集群式发展,沙县小吃的“触类旁通”才最终盘活了一方经济。在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拓宽文旅建设思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相结合,积极推动当地的节会经济和文旅产业发展,是目前国民老字号品牌转型的大势所趋,也是疫后假日经济和文旅经济发展的方向。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蕴含着关乎乡村振兴的大民生和大文章。从陕西柞水县“小木耳大产业”、到山西大同的“小黄花大产业”,立足本地实际、依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有效举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相信有不少地方想再造”沙县小吃”们的奇迹,但首先要明白,那些没有写在纸上的,才是各地应该真正向“沙县小吃”们学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