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之琪
5月22日,在甘肃景泰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上午9时30分,有21名参赛人员不幸遇难。目前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事件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但勇于挑战身体与意志极限的“铁人”因为自然环境突发状况而不幸丧生,终归令人扼腕。
一直以来,极限运动都像一朵“带刺的玫瑰”。一方面,参与者们通过不断突破身体机能极限、反复磨炼面对艰难险阻的意志力,能够获得超越自我的运动快感和精神满足感。而另一方面,与身心考验相伴相生的危险性给参与者们带来不可避免的危险,相似遇难事件的发生更是屡次引发社会对极限运动的争议。
近年来,越来越多居于城市的人希望从日常生活中暂时“逃离”,在大自然中“解放天性”、寻求新奇刺激的活动,这是无可厚非的。某种程度上,越野、攀岩这类运动正因其高难度与危险性,从而吸引了这样一批挑战者。然而,“挑战极限”与“生命安全”无论何时都绝不应成为一道“单选题”,赛事主办方和运动员应当共同努力,将运动风险降到最低。
事实上,主办方以严格专业的水准举办极限运动赛事活动,有利于聚集极限运动爱好者们在有第三方专业安全保障条件下尽情拼搏自我,也更有助于运动员们在专业协助下进行危机处理。因此,活动主办方的专业意识与危机意识是所有运动员们最坚实的一道“生命安全屏障”,面对需要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极限运动,有关组织更要做好充分的危机预案。
对客观环境进行深度专业的考量,于主办方而言既是义务,也是责任。组织绝不应当以自然环境的“不可预料性”为由,把危机处理想当然地寄托于跑者的主观判断。此次遇难事件发生在高海拔赛段,特殊的地理条件某种程度也预示了此处环境风险多样且未知。如果主办方能在赛前以“底线思维”考虑到天气、地理及运动员身心状态等因素的恶劣程度,进一步做好危机预警、提前监测天气并与相关人员实时沟通调整,或许就能降低事故风险与损失。
“人算不如天算”,即使做了种种危机预警与应对准备,参赛者在赛道上首先依赖的仍然是自身的感知判断。有些时候,极限运动者可能就是因为对“突破极限”过于执着,所以即便已经认识到情况可能不妙,也还是在犹豫中选择了“以身犯险”。尤其在百公里赛中,人的体力与意志都已消耗大半,跑者对高海拔危险环境的感知变得迟缓,心中可能也只剩下“坚持跑过终点”的执着念头,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跑者也很有可能在一个意志摇摆下判断失误,从而遭遇不幸。应当认识到,极限运动对人思想意志的考验,不仅在于一个人的坚定究竟能促使自己“至何处”,还在于当他面对可预见的风险时能理性地选择保留遗憾、下次再探高峰,冷静地判断自己应当“止何处”。无论多接近胜利,极限运动的挑战者都必须留有自我保护的本能。
面对“极限挑战”,要有“底线思维”。一方面,主办方应当以专业态度进行实时风险评估,杜绝一切“想当然”思维,学会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来“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挑战者们不能一味执着于达成一两项成就,致使自己深陷险境、得不偿失。双方应当共同铭记,只有冷静与理智才能为自我超越之途保驾护航,这才是极限运动中不变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