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来源:新华社2021-05-24 17: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政教合一的“喇嘛王国”成为历史。

  这一天,也是新西藏的起点。

  七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苦化甘甜。

  和平解放后,西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跨越,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从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的头一个十年间,党中央先后召开5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工作做出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召开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2019年,西藏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

  70年沧桑巨变,70年波澜壮阔。

  70年来,西藏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进步,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兴边富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有序实施,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中央支持,全国支援,西藏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和平解放以来的70年发展成为西藏地方千年历史中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回首过往,一部西藏当代史,就是一部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史;一部西藏当代史,更是一部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经济民生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跨越史。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70岁的新西藏,正在以更加昂扬向上的斗志、生机勃勃的活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个瞬间: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简称“十七条协议”)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政教合一的“喇嘛王国”成为历史。

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上图为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协议上签字;中图为1951年10月26日,西藏地方政府为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式,拉萨古城飘扬着五星红旗;下图为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与藏族群众在布达拉宫前欢度新年。

  第二个瞬间:青藏川藏公路通车

  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条公路,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建成通车,如今公路通车里程达11.88万公里,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515万余人次;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结束西藏不通铁路历史,如今川藏铁路拉林段即将建成,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

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上图为1954年12月25日,康藏(今川藏)、青藏两条公路通车仪式在布达拉宫前举行(资料照片);左下图为横跨在拉萨河上的拉萨市区公路(2019年4月3日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无人机照片);右上图为通往珠峰的公路(2017年5月19日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右下图为西藏航空有限公司成立并举行首航仪式(2011年7月26日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第三个瞬间:烧地契

  1959年3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百万农奴获得解放。62年前的西藏民主改革,把自由与平等带到了雪域高原,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活热情,走上了康庄大道。今天的西藏,已实现62.8万贫困人口脱贫,和全国一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59年8月,西藏墨竹工卡县的翻身农奴焚烧三大领主的剥削文契(新华社发);中图为1984年,江孜县农民洛桑旺堆(左)向国家出售余粮。他家承包土地100多亩,农忙种地,农闲搞建筑、跑运输(新华社记者土登摄);下图为2020年3月22日,西藏林芝现代苹果标准化示范园的工作人员为桃树剪枝。该示范园实施农机农艺结合、水肥一体化及“果草畜循环”,大面积推广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带动米林县羌纳乡林巴、才巴、色沃村及附近的农户增收(新华社记者张汝锋 摄)。

  第四个瞬间:西藏自治区成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选举产生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实施。1984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经过几十年探索实践,西藏各民族人民构建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先后出台152部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维护各族人民的各项权益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西藏各族人民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加全国和自治区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1979年以来,先后进行多次自治区、地(市)、县、乡(镇)四级换届选举,选民参选率都在90%以上,有些地方参选率达到100%。

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上图为1965年9月9日,拉萨各界各族人民三万多人举行集会游行,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新华社记者马竞秋摄);左下图为拉萨市柳梧新区管委会柳梧乡柳梧村换届选举工作人员展示投票箱(2014年10月29日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右图为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卓嘎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第五个瞬间:西藏第一批高中毕业生

  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到2020年,西藏共有普通高等教育院校7所,中等职业学校12所,中学143所,小学827所,幼儿园2199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3%。“三包”政策已让西藏近900万人次的学生受益,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亿元。

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拉萨中学的应届毕业生在校园里练歌,准备参加毕业典礼(新华社记者任用昭摄);中图为一名藏族女孩在西藏双湖县嘎措乡小学内享受“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政策(2014年6月29日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下图为2017年11月10日,西藏大学举行首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向4名毕业生授予博士学位。这4名博士分别来自藏族历史专业、藏语言文学专业及高原医学专业(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第六个瞬间:第一批援藏干部

  对口支援工作,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为西藏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1994年党中央提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以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中央国家机关、有关省市、中央企业已先后选派9批次9600多名干部赴藏工作。

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上图为来自陕西的援藏干部阿里日土县副县长贾冗勇深入牧区,帮助藏族牧民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新华社记者土登摄 1997年11月11日发);左下图为2017年8月3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援藏医生龚晓峰(右)和北京天坛医院援藏医生李家谋在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内查看患者的X光片,进行工作交接(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右图为孔繁森(右)在阿里日土县过巴乡为孤寡老人益西卓玛治病(新华社记者土登摄 1994年12月26日发)。

  第七个瞬间:五星红旗插上世界之巅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中国人凭借一腔爱国热情,在简陋的条件下实现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壮举。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从北坡登顶珠峰,成功测量珠峰高度,潘多成为世界上首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2003年,中国业余登山队首次登上珠峰;2008年,中国登山队让奥运圣火在世界屋脊燃烧,实现了中国人申办奥运会时的承诺。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们在峰顶竖立觇标,安装GNSS天线,开展各项峰顶测量工作。2020年,恰逢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并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的最新纪录——150分钟。

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上图为1960年5月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的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右)、贡布(中)和屈银华(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左下图为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圣火珠峰传递登山队队员罗布占堆(左)点燃第一棒火炬手吉吉手中的“祥云”火炬(新华社发);右图为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在珠穆朗玛峰峰顶开展测量工作(2020年5月27日新华社特约记者扎西次仁摄)。

  第八个瞬间:西藏最后的手摇电话退役

  2004年7月25日,西藏乃东县(今乃东区)结巴乡门中村委会主任益西旦增用洁白的哈达把为村委会效力30年的手摇电话包好,交给前来安装无线市话的山南地区(今山南市)电信公司经理旦增。至此,西藏实现乡乡通电话,手摇电话在西藏结束使命。

  自2017年步入4G时代后,西藏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西藏已有5417个行政村实现4G网络通达,5439个行政村实现光纤宽带通达,两者通达率均达到99%;行政村光纤宽带通达率从原来的4%提升到99%,4G网络通达率从0提升到99%;全区建成通信光缆线路总长度24.08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216.5万个,通信发展水平与内地省份基本持平。

  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全面提高藏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从固定电话到手机、从语音通话到视频聊天,联系方式呈现多元化。

  如今,5G通信技术正在雪域高原普及,在医疗、旅游等多个行业实现应用。2020年5月,西藏首个5G智慧医疗联合实验室在拉萨市人民医院设立,利用5G高速度、低延时等优点,远程诊疗方式已临床应用,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患者。

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上图为腰挂BP机、手持“大哥大”的藏族女商人拉珍和四川的客户洽谈生意(1994年新华社记者土登摄);右上图为2004年7月25日,西藏山南市乃东县(今乃东区)结巴乡门中村委会主任益西旦增用洁白的哈达把为村委会效力30年的手摇电话包好,交给前来安装无线市话的山南地区(今山南市)电信公司经理旦增(新华社发);下图为珠峰大本营开通了5G信号(2020年5月3日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第九个瞬间:青藏铁路通车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被青藏两省区各族人民称为“幸福天路”。青藏铁路不仅是一条经济线、幸福线,更是一条生态线。

  青藏铁路格拉段全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多年冻土区段长达550公里,列车时速最高可达100公里每小时,创造了多项世界业界之最。

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西藏当雄县藏族群众在观看火车驶过(2006年6月17日新华社记者觉果摄);下图为在西藏拉萨市曲水县拍摄的公路与铁路(2016年8月17日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无人机照片),西藏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的立体交通网络。

  第十个瞬间:西藏消除绝对贫困

  西藏连续召开深化对口援藏扶贫工作会议,创新开展“央企助力富民兴藏”等活动,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各族人民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截至2019年底,全区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新华全媒+丨十个瞬间:影像背后的西藏70年变化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四图为2021年2月9日,山南市乃东区克松社区领到分红的农民兴高采烈(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下图为西藏昌都市察雅县卡贡村村民在当地苗圃产业基地采集鲜花种子,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这里实现了就业,完成了脱贫(2020年9月28日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策划:沈虹冰 罗布次仁

  统筹:曹健、普布扎西

  记者:觉果 晋美多吉 张汝峰 孙瑞博 孙非

  新媒体编辑:张善臣 王南 

  图片编辑:吴建路 毕晓洋 张浩波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

  •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迎来点灯仪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