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施力维
编者按: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为生动展示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的巨变,近日,浙江日报记者与全国各地媒体记者一道,从青海格尔木出发,沿着青藏铁路、青藏公路两条高海拔“天路”,依次探访那曲、山南、拉萨等地,与读者一起“重走天路看变迁”。
海拔4868米,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口。这里,是武警部队海拔最高的固定执勤目标哨位,有“云端哨卡”之称;这里,能近距离聆听雪域高原的发展脉动。
自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以来,武警青海省总队某执勤中队,15年来一直坚守在昆仑山间,保障着“大动脉”的畅通。
近日,记者踏上高原,走进“云端哨卡”,偶遇已在此服役9年的浙江温州籍战士王琳珑。9年时光,如远去的列车匆匆驶过。王琳珑和战友们在一方小小哨岗上,见证了“天路”给高原带来的“改变”,同时坚守着始终“不变”的责任使命。
担任应急班班长的王琳珑正在带领队员们训练
从青海格尔木市区出发,向昆仑山深处一路蜿蜒前行,海拔攀升到4600米以上,进入无人区,就能见到青藏铁路线上最长的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紧邻隧道的是武警青海省总队某执勤中队的营房和哨位,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十分显眼。高寒缺氧,风云多变,即便是在盛夏,这里也会突然飞雪漫天、云遮雾绕,因此有“云端哨卡”之称。
时值7月,但山间的气温不到10℃,氧气稀薄。记者走在前往哨卡的山路上,头痛胸闷、脚下无根,每走几步就如同爬了十几层楼梯。但驻守在“云端”的战士们,从2006年起就一批接一批在此守护,承担着站岗放哨、例行武装巡逻、排除障碍等各类任务,保障“天路”的畅通。
伴随青藏铁路列车的呼啸声,我们见到了正在执勤的90后应急班班长王琳珑。他是执勤中队现役唯一一名浙江籍战士。2012年,年仅20岁的王琳珑从东海之滨的温州乐清,来到青藏高原的昆仑山间。
王琳珑在“云端哨卡”执勤
高原的紫外线把王琳珑白净的皮肤晒成了紫黑,更让他从一名懵懂的小镇青年,成长为本领过硬的武警战士。
“2006年铁路刚开通的时候,每天有3趟班列经过。2012年我执勤的时候已经有20列左右,现在每天超过30列。可见发展的速度有多快!”常年的高海拔执勤、训练,王琳珑现在听声音就能判断列车是客运还是货运,上山还是下山。
“列车班次越多,我们的守卫责任就越重,要增加巡逻频次,保障安全。”王琳珑说,冬季是险情多发期,这里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40℃,战士们除了轮流坚守在哨所,还要冒着暴风雪,在雪山间手拉手沿路巡逻,防止落石、野生动物等进入铁道线。
据统计,15年来,中队官兵武装巡逻无人区铁道累计行程18万公里,相当于在青藏铁路全线走10遍,共排除铁路落石、野生动物上道等险情490余起。
正是有了武警官兵和各方的守护下,青藏铁路这条“大动脉”才能为雪域高原的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据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介绍,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15年间,截至2020年12月已累计运送进出藏货物6.16亿吨、旅客2.58亿人次。
武警官兵们在小小一方哨岗上,执行每一项守护任务,都紧紧与青藏高原乃至国家的发展稳定紧密相连。列车里有怀揣梦想的藏族青年,带着好奇和向往的各地游客……一批批重要的生产生活物资,经青藏铁路送往西藏等地;青稞酒、牦牛奶、民族手工艺品等西藏特色产品走出高原深处。
正是在武警官兵们的默默守护下,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才能真正成为人尽其行、货畅其流的幸福路,促进青海、西藏等地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