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小亢
近日,河南暴雨洪灾的新闻牵动人心。天灾面前,普通人、明星网红和企业纷纷出钱出力,为灾区恢复尽一份心意。然而,在一份份捐款名单公布后,却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千万粉丝的美食博主@陕西老乔吃货为灾区捐款1万后,网友嘲笑其捐得太少。博主儿子回复称,起初捐1万时没料到灾情会这么严重,本来是献爱心,不希望网友因此再去批判父亲。随后他们又向周口市捐25800元物资,向洛南红十字会捐款3万元。
明星网红有没有“捐款自由”?公众的争议很多。近些年,在一些人眼里,灾难面前是否捐款、捐多捐少,已经成为衡量公众人物“承担社会责任是否到位”的重要尺度。
河南灾情发生后,网友将本次明星捐款数目与粉丝数量排行对比,对不同明星有对应的数额要求,比如顶流明星捐款必须达到100万以上,捐50万的被指与咖位不符,捐10万的被嘲还没拎的包贵,甚至还会因此遭受不小的网络暴力。
应该明确:捐款是公益,原则是自愿,不该被逼迫。
明星的一言一行受到公众的注目,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舆论自然也会对公众人物抱有更高的期待。然而,将明星捐款数目与粉丝数量进行量化对比,捐钱多者受到夸奖和追捧,捐钱少者被指责吝啬、没有爱心,无疑营造出一种“逼捐”的氛围。网友们救灾心切可以理解,但这些要求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期待范围,变成了一种胁迫。
类似争议不只发生在名人身上,有的企业也受到了催捐。在一些企业相继捐款之后,迟迟未公布捐款的知名企业反而受到了舆论围攻。在网民汹涌的追问下,一些企业只能详细公布自己所给予灾区的“非资金支持”,这才让舆论有所反转。
舆论催促捐款虽是急人之所急,网友想帮助河南、为灾区分忧的心意是真,但其中不自觉掺杂着道德绑架的情绪,并不符合真正的慈善精神。捐款捐物,首先是出于自愿;其次是应该自己亲历亲为,用道德绑架慷他人之慨,无论如何不是个好现象。
在“逼捐”的氛围下,捐款难免成为明星避免被骂的妥协,甚至发展成企业之间新型的营销较量,这样做不仅打击了捐款者的真心,也不利于社会慈善观念的形成。
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衡量,也不该只有捐款多少这一种定量标准。捐钱之外,为灾区实际所需出力,也是社会责任心的一种体现。对此,舆论需要有更全方位、更深层次的认知。
灾难面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每一份财力不论大小,都实实在在地让困难的人得到了帮助,这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实力量。
无论如何,善心不该被苛责。一个真心向善的社会,一定要拥有健康的社会慈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