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央视网消息:所谓“双减”,校内减的是作业负担,校外减的则是培训负担。近日,各地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科类培训隐藏身份,换个形式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问题。对此,教育部9月8日发出通知,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
哪些隐形变异形态要严查?
教育部9月8日下发的通知,从培训主体、人员、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总结出7种学科类校外培训违规行为。如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
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
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违规行为怎么查?谁来查?如何惩处?
这些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行为通常存在隐蔽性强、多变性强等特点。
针对“认定难”,教育部明确,地方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或指定专业机构,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科学辨别。
针对“查处难”,要求落实属地管理,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原则进行查处。
针对“监管难”,则要求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推进“互联网+监管”,探索将违规培训的机构和个人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
专家建议:系统化治理 从源头遏制需求
教育专家表示,要对校外培训进行科学化及系统化治理。除了严查违规行为外,也需要疏导家长对学科类培训的需求,从需求方真正遏制这种行为。
校内教育提质增效 推进供给侧改革
看来,需求方需要做调整,供给侧更需要深化改革。校外减负的同时,校内教育进一步提质增效,才能实现改革的真正目的。近日,教师轮岗、课后托管服务等纷纷在多地推行,效果怎么样?一起去看看。
干部教师轮岗 赋能教育均衡优质
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中心小学是教师轮岗政策的积极响应者。近年来,来校交流教师已达157人次,派出交流教师达176人次。如今,这所山区小学的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从2008年的8人发展到现在的25人。不仅如此,学校还成了全国篮球特色校,各类社团一应俱全。今年第三次轮岗的郭春梅校长对此深有体会。
“学区制”改革促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而在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教师轮岗的四川,不少地方在师资配置上已经在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在距离县城50公里外的眉山洪雅县桃源小学,美术老师周玉冰正在教同学们制作立体贺卡。周玉冰原本是城里花溪中学的美术老师,之所以会来这里,得益于洪雅县创新实施的教师“走教”制的“学区制”改革。
因材施教 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
除了盘活优质师资、在课堂主渠道上发力,要真正做到全面发展,还需要提升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双减”政策落地,各地开启了课后托管,除了一定时间的学业答疑解惑之外,还推出各种社团兴趣活动。
在浙江金华这所学校的菜地里,学生放学后可以专攻农业,研究植物的营养繁殖、光合作用、土壤的类型和成分。现场不但有老师带队,还专门聘请了当地种植大户当劳动顾问。
浙江嘉兴平湖这所中学,晚托服务推出了“热血排球”课程,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训练传球、垫球等技巧,在一天的课堂学习后,体会运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