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华全媒+|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首页 > 时政频道> 新闻图片 > 正文
[责编:杨煜]

新华全媒+|中国天眼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来源:新华网2022-01-06 08:32

24小时热图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 联合国中文日活动走进巴西里约热内卢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 甘肃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春播忙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11-16 15:56
加载更多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在介绍FAST运行及开放共享情况。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李菂介绍FAST在中性氢领域的最新重大成果。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天文台韩金林在介绍FAST在脉冲星搜寻方面的重要进展。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天文台王培在介绍FAST在快速射电暴领域的重大成果。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月5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武向平院士在介绍FAST后续科学研究计划。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夕阳中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7日,工作人员对“中国天眼”的馈源舱进行维护保养。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摄)。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7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摄)。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摄)。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一景(维护保养期间摄)。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7日,工作人员对“中国天眼”的反射面板进行维护保养。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一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

  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天眼(FAST)高质量开放运行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包括: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项目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搜索新方向,打开研究脉冲星电磁辐射机制的新途径等重要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