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精心呵护城镇“微细胞”1】
“刚来上海时,就在弄堂口摆个铺子,邻居们拿来什么就修什么,鞋、包、洋伞,大大小小都修。”小皮匠说,“后来,在陕西路有了半间门面,和卖服装的小店合作的。说是合作,其实就是给人家帮帮忙,人家给我留个两平方米。来陕西路买衣服的客人多,顺便就把鞋子拿来修,生意好得很。”
“小皮匠”名叫花俊杰。在上海静安区镇宁路菜市场二楼的摊位上,他正安坐小板凳,戴着口罩,微眯着眼,修补一只黑色女式皮鞋的后跟。只见他手指翻飞,一边说着话,手中动作不停。
图片来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花俊杰是扬州人,来上海33年了。能讲一口地道的上海话。经他手修好的鞋,数也数不清。
“在陕西路的辰光最长,快20年。去年,服装店改造,另找门面租金贵,镇宁路菜市场主动邀请我来,我就搬来这里‘安营扎寨’了。”说着,他抬起头。才一会儿工夫,手中那只“病恹恹”的鞋已经变挺括了。
“铺子搬来菜市场,很多老客人也跟来了。因为信任我,觉得我做得讲究。”花俊杰有些得意,“年头最久的客人,找我修鞋20多年,一家老小的鞋都是我修。最远的客人在乌鲁木齐,以前弄堂的老客,专门寄来修。现在菜场周边商务楼的白领,好些也寻过来修鞋。”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摄
“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买汰烧’,也少不了‘小修小补’。”负责镇宁路菜市场运营的是上海东亚食品储运经营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张勇军说,去年,菜市场改造时征求居民意见,大家提出,希望把日常修修补补的功能“补”起来。带着居民的需求单,菜市场邀请“小皮匠”“小裁缝”们入驻,一楼还引进了咖啡店、煎饼摊。
“修了这么多年鞋,现在就是图个开心。”花俊杰说,“政府支持小店小摊,菜市场给我们租金优惠了不少,没什么压力。早上七八点出摊,晚上六点半收摊,能把大家拿来的东西修修好,就高兴了。”他的眼睛闪过笑。
总策划:杨谷
监制:张宁 廖慧
统筹:李方舟 李宜蒙
剪辑:李宜蒙
配音:花俊杰
采访: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
制作:光明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