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微视频丨【奋斗者 正青春⑰】徐龙:难不倒的绿衣信使
首页> 时政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微视频丨【奋斗者 正青春⑰】徐龙:难不倒的绿衣信使

来源:光明网2022-07-25 09:57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编者按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才是当代青年该有的模样!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一线的故事最动人。放眼祖国大地,许许多多年轻人扎根基层一线,他们不甘平庸,拒绝躺平,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书写了一个个昂扬向上的精彩故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从5月9日起,光明日报在《奋斗者正青春》专栏中推出“一线故事”系列报道,带您走近一群年轻的生命,倾听他们奋发有为、励志进取的动人故事。

  两年前,疫情肆虐的湖北武汉,大街上空荡荡的。一辆货运车停在医院门口,几位身穿防护服的小伙子,从车里卸下5件高1米多、重百斤的防疫物资,搁在一块像堵墙。

  “快点,再快点!时间就是生命!”带头把这批物资一点点往医院里推的“大白”,是武汉市江岸区邮政分公司上海路揽投站投递员徐龙。

微视频丨【奋斗者 正青春⑰】徐龙:难不倒的绿衣信使

  20岁那年,徐龙退伍回到武汉,成了一名投递员,一干就是14年。他从没想过,平凡的工作也会波涛汹涌。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没有吓住他,反而更坚定了他扎根邮路的决心。

  当时的武汉,交通快递都停了,谁来把来自全国各地的驰援物资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

  除夕夜,徐龙一家吃着年夜饭,夫妻俩心事重重。徐龙说:“我要去运送物资,你要回医院吧!”护士妻子的心揪了一下:“那家里的老人怎么办,还有3岁的女儿呢?”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第二天天蒙蒙亮,两人收拾好行李,奔赴各自岗位,开始了一家人分居三地的漫长时光。

  封城的76天里,徐龙24小时待命,累计出班160趟,执行5次紧急防疫物资投递工作,行车3000多公里,投递物资7000余件。厚厚的口罩遮不住他疲倦的表情,大伙儿看着都心疼。

  2020年2月25日,是徐龙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他成为火线入党的抗疫先锋战士。带上闪闪发光的党徽,他心潮澎湃,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5点30分起床,6点30分到达站点消毒、分拣、扫描……转眼间两年过去了,他雷打不动地延续着特殊时期的日程表。

微视频丨【奋斗者 正青春⑰】徐龙:难不倒的绿衣信使

  工作上,徐龙不仅使足“蛮劲”,还用好“巧劲”。“这小伙子就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在同事陈宏眼里,他是个多面手,“网格化协同、动态排班、改变单人投递向网格销售化转型……在他的推动下,投递工作省时又省力,大伙儿效率更高了。”

  2021年,揽投站成立“徐龙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劳模的他,带领团队成员共同创新投递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查找疑难信件。看着眼前这本“徐龙疑难信件复活投递处理登记簿”,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已收”,徐龙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位老人热泪盈眶的画面。

  “房子拆迁了,这家人会搬去哪儿?”这天,徐龙站在路口正焦虑着,不知道信该往哪儿送。“按规定,可以退回寄件人。不行,家书抵万金,万一有事,咋办?”他下定决心要把信送到。

  烈日炎炎,徐龙沿街挨家挨户打听,收信人原来是位年逾70岁的独居老人,至于搬去了哪里,没人知道。眼瞅着这封信就要变成“死信”,他凭着一股倔劲儿,跑了一趟又一趟街道办、拆迁办,几经周折终于得知老人在养老院。老人双手颤抖着接过这封来自部队儿子的信,紧紧攥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从养老院出来后,徐龙抬手抹掉了脸上的汗,回想起工作第一天,干了一辈子投递工作的母亲曾对自己说:“可别小瞧了投递员,要干好不容易,责任在肩,每次投递意义重大。”这句话被徐龙牢牢记在心里。这些年,他救活的“死信”有100多封。

微视频丨【奋斗者 正青春⑰】徐龙:难不倒的绿衣信使

  一个邮件连着两颗心,漫漫邮路上,投递员不仅投递邮件,更传递温暖。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徐龙,见过城市的万家灯火,也感受过独居、留守老人的孤独。在高效完成投递任务之余,他常抽空帮老人跑腿、陪老人唠嗑。江岸区分公司还启动了“徐龙爱心邮路”,爱心帮扶力量渐渐壮大。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当徐龙拿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时,他只说:“这些是咱全体邮政人的奖。”不久前,他所在的上海路揽投站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更激励着每一位邮政人。

  “投递员在生活中是邻里少不了的人,只要用心用情,没啥可以难倒我们。”徐龙目光坚毅。

微视频丨【奋斗者 正青春⑰】徐龙:难不倒的绿衣信使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5日 01版)

  总策划:王慧敏

  总监制:赵建国

  统筹:毕玉才 杨谷 胡其峰

  监制:张宁 廖慧 方莉

  记者:夏静

  通讯员:程晓 晏华华

  编导:李方舟 董大正

  制作:曾震宇

  配音:白冰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 天空之眼瞰雄安:拔地而起的“未来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31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在敦煌演出。
2023-06-01 10:05
2023年5月31日,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馆和国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国图片大赛房山赛区颁奖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国史影像基地举行。
2023-05-31 15:48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在台州市仙居职教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支篮球队在比赛中激烈角逐。
2023-05-30 10:26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