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无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步履铿锵,绿水青山踏歌而来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无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步履铿锵,绿水青山踏歌而来

来源:无锡日报2022-09-14 20:01

  十年前,无锡人谈“霾”色变,PM2.5还是一个悬浮在空气中的陌生词语;十年后,蓝天从“奢侈品”变为“日常品”,水晶天频频刷屏朋友圈。十年前,一到夏天就暴发的蓝藻水华是无锡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十年后,太湖悄然蝶变,湖岸边处处公园、满眼绿意,水质藻情更是创下10年来最好水平。

  青山绿水踏歌而行。无锡一路向绿,摘下一枚又一枚沉甸甸的“勋章”:2013年在全国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2017年荣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1年又成为全省唯一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全覆盖地级市。经济发展更加绿色、攻坚成效更加显著、治理能力更加全面,“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用十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无锡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大胆“碳”索,加速绿色转型

  走进江阴港大澄公司,一台高耸的分布式风力发电机矗立眼前。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电动车充电桩、天然气加气站……港区内随处可见的纯绿色能源,极大推动了港口用电的自给自足。“建设‘零碳港口’以来,双降、双增效果明显,提升了产业的‘含绿量’‘含金量’。”港口负责人欣喜地说,近五年,万元产值能耗下降43%,万吨吞吐量装卸能耗下降30%,业务量和客户总数、头部优质客户大幅度增长,谱写了点“绿”成“金”的佳话。

  再将目光投向距离江阴港约60公里的星洲工业园,站在园区中心位置的一座高楼放眼望去,不少厂房的闲置屋顶都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连电动车车棚也被“安排”上了屋顶光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蓄电池总数超过10万节的全国最大容量商业运行储能电站也“藏”在这里。“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为全市最低。”无锡星洲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二观自豪地说。

  为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基因”,十年来,该市能源、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持续向“绿”。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单位能耗产值由2013年的5.80万元/吨标煤提升到2021年的8.06万元/吨标煤,单位GDP能耗保持苏南最低水平。不断推动落后产能淘汰,累计压减钢铁产能520万吨、水泥产能763万吨,淘汰印染产能3.70亿米,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千余家,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作坊)1.55万家。2021年,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9.9%、49.2%,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碳”索路上有了更多底气。

  持续攻坚,绘就“碧水蓝天”

  抬头,深吸一口清新空气,让人忍不住感叹:“现在的天,瓦蓝!”蓝天白云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无锡十年来“拨霾见日”的不懈努力。2013年至2021年,该市PM2.5平均浓度由7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9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61.3%,优良天数比率从56.9%提升到82.2%,提升25.3个百分点。

  四顾,家门口的一条条河道流水潺潺、鱼儿嬉戏,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面。蜿蜒向上的数据生动记录了这时光里的一瞬——2021年,无锡市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从2014年的28.9%提升到93%,提升幅度全省第一,京杭大运河水质实现从Ⅳ类到Ⅲ类的跨越,太湖无锡水域连续14年安全度夏。

  十年间,雾霾天气和黑臭水体越来越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无锡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跃升!然而,明珠焕新颜,他们却不再年轻。47岁的罗清吉,在从事太湖治理工作的20多个年头里,跑遍了全市的河、湖、荡、氿,5635条河流、35个湖泊和19座水库的面积、流向、流量、水位等数据都印刻在心中。最近五年,他绕太湖跑了10多万公里,同事们称他为无锡水系的“活地图”。张军毅是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监测科科长,十年来,他整理了32.1万张太湖流域藻类形态学图片,为监测积累了宝贵数据。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建立藻类形态数据库的基础上,张军毅及其团队成功研发出“藻类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可将每个样本分析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10分钟,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江苏多地应用。

  让绿水青山成为无锡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绿色故事在无锡大地上生动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无锡正一步步接近现实。

  深入治理,守护“只此青绿”

  环境好不好,百姓最有发言权。调查显示,公众对无锡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度由2012年的88.6%提升到2021年的94.3%。这背后,是无锡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之以恒的投入和呵护,也体现着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示范线路“金山线”的一个点位,惠联循环经济示范园成为展示该市大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窗口。全息影像、动态沙盘、节能单车、垃圾抓吊模拟器……每一位参观者都不敢相信,眼前居然是一个垃圾处理厂。“目前,园区承担着市区约30%的生活垃圾、80%的厨余垃圾和所有藻泥、市政污泥的处理任务。”企业负责人介绍,垃圾热电提标改造项目建成后,日处理垃圾量翻了一番,达2000吨/天,氮氧化物等排放量也降低了一半。

  “我们公司危废总量较少,但是种类杂,以前要跑到市外找回收企业,处置价格还高,现在有这么近的危废收集点,省了不少事。”无锡空港经开区一家企业负责人道出了小微产废企业的心声。随着小微企业危废收储平台的正式投运,无锡2500余家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题得以解决,不仅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还降低了市场主体治污成本,有效推动助企纾困。

  治理能力提升的“成绩单”上还记录着这些亮点: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8.8万吨/日,启动创建太湖流域水治理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内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农污治理“锡山模式”向全省推介,危废集中处置能力较“十三五”初期增长超6倍,“绿岛”项目建设数量全省最多……无锡还将通过三年努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只此青绿”看无锡。就将这幅清新亮丽的生态画卷铺陈在太湖之滨、山水之间,久久为功、精雕细琢,为城市发展增添更多养眼的绿色基底。(陈菁菁)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三

  • 世界互联网大会线上有奖答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