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的故事(人民观点)
首页> 时政频道> 观察 > 正文

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的故事(人民观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05-25 20:26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将这一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需要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

  小满过后,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处处生机盎然。行走其中,流苏树、猬实、四照花等“小众植物”成为热门观赏对象。截至目前,国家植物园共收集各类植物1.7万多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光是云杉,就成功从世界各地引种24种,占全球品种一半以上。

  近2000公里外的广州,华南国家植物园同样万物并秀。2022年以来,该园新引种植物1100多种。目前园内保护植物总数达到1.75万余种,跻身全球前五名。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植物园,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地、战略植物资源的储备库、植物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折射着我们守护多样物种、共建美好家园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时代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2021年,云南“短鼻家族”亚洲象群北上南归的长途旅行,引起全球关注。最近,它们有了新消息:野象健康状况良好,象群吸收了新成员,分成两群在不同区域活动。在全球亚洲象数量减少的背景下,象群不断壮大,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性成果。其实不只是野象,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等级,朱鹮由1981年发现时仅存的7只增加到9000余只,藏羚羊繁衍迁徙,长江频现“江豚逐浪”……一个个生态故事,既彰显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也启示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守护好大自然这一“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将这一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需要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我们与万物同行,看得我热泪盈眶”“让地球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无穷之路”……纪录片《无穷之路2》把镜头对准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多个网络平台上线播放后,感动了许多网友。走在前沿的改革者、跨越世代的巡护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无数人共同努力,守护着自然世界的丰富多彩,也激励着更多人了解、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越多样,地球越生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让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民自觉行动,必能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

  今天,我们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具备更多条件。同时也需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为万物谋和谐,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必须同心协力,抓紧行动。秉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善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定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各地举办的科学普及、志愿服务、司法保护宣传等活动精彩纷呈,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凝聚了更多共识。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这是神州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故事,这是美丽中国建设看得见的未来。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 天空之眼瞰雄安:拔地而起的“未来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31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在敦煌演出。
2023-06-01 10:05
2023年5月31日,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馆和国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国图片大赛房山赛区颁奖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国史影像基地举行。
2023-05-31 15:48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在台州市仙居职教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支篮球队在比赛中激烈角逐。
2023-05-30 10:26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