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他为何要对着列车敬礼?

来源:央视新闻2023-05-26 20:28

  一位网友乘坐火车去西藏旅游,意外用镜头记录下车窗外的震撼一幕: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白茫茫,冰天雪 地里,一个人在岗亭前站得笔直,郑重地朝列车敬礼↓

  

  还有很多进藏的游客,都见过这样的身影,让人不禁感叹:“本来想拍雪山,下一秒却出现了一座更高的山。”

  有人在雪地踉跄前行,列车轰鸣而来,立即调整姿态,站定向列车庄严敬礼↓

  还有人背着厚厚的毛毯,也会立即停下脚步向着列车敬礼,背着重物的身体为了维持平衡努力向前倾↓

  高原上,铁路旁,孤单的身影,有人想知道他们是谁,也有人好奇他们为何要对着列车敬礼……他们就是西藏自治区专职铁路护路联防队员 ,青藏铁路开通17年来,一直默默守护着,而敬礼这个动作,背后蕴含的故事足以令无数人动容。

  近日,总台记者找到了那位网友镜头下的护路员——次仁加措。今年35岁的他,已在护路一线工作了10年。今天是5月26日,“526”谐音“我爱路”,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01

  青藏铁路东起西宁、南至拉萨,跨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路”。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保证铁道安全尤为重要。

  护路员需要常年驻守高原,行走在铁道旁,默默守护行车安全。他们的工作很繁琐,甚至枯燥,要在负责的线路来来回回走上无数遍,排查隐患,还要防止牛羊上道……

  △青藏铁路西藏那曲段

  次仁加措是那曲市安多县措那湖大队二中队护路队员。他工作的地方海拔5000米左右,氧气稀薄,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天寒地冻,冬天的温度常常降至零下30℃。大风天气几乎四季不间断,他穿着厚厚的棉衣,依然感觉寒意刺骨。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次仁加措与同事们“三班倒”,24小时守护在青藏铁路沿线。脸部皮肤干裂、手上生冻疮、关节疼痛……次仁加措笑着说,“大家都有一些小毛病。”

  每天上班前,护路员需要先赶到自己所负责区域的值班岗亭,也就是“守护点”。它的周边通常一片荒凉,屋内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简单摆放着简易床、桌子、取暖炉、热水壶等。

  次仁加措说,上班时如果遇到极其恶劣的天气或者就餐,他才会短暂地在屋内停留。其他时间,他要往返巡逻,排查铁路设施的安全隐患、清理障碍物和垃圾等等。

  次仁加措负责的路段虽然不足两公里,但一天内来来回回,他行走的路程接近二十公里,即使风雪天气也不例外。

  高寒地带,吃上一顿热乎饭不容易。饭菜通常由工作人员送到值守地点,即使做好了保温措施,但一路寒风,有时候送到时已经冰凉。

  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工作岗位,大多数工作时间是独自一人,“孤独”成为次仁加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他回忆,刚刚成为护路员那段时间,每次上夜班都“孤单又害怕”,四周空无一物,能陪伴他的只有过往的列车。

  如同次仁加措一样,护路员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坚守在一线,助力这条高原上的“天路”畅通无阻。

  02

  自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以来,护路员们看到列车驶过都会立即停下步伐,立正站好朝着列车庄严敬礼,列车则会鸣笛致意。

  次仁加措说,这个简单的动作蕴含了他们太多情感。“这是对远方客人的欢迎,告诉乘客们,我们一直在为列车的安全行驶保驾护航,同时,也是致敬铁路的建设者和往返高原的乘务人员。”

  这个动作融进了每位护路员的心里。

  每次敬礼时,次仁加措内心都无比自豪,“每年有很多游客来西藏,我很高兴能为大家做点事。”

  △青藏铁路沿线风光

  遇到节假日,青藏线客运量加大,他们的工作会更忙碌,也因此占用了很多陪家人的时间。有时候,护路员的孩子会到守护点看望爸爸,看到列车驶来,小小年纪的他们会学着爸爸的样子一起敬礼。次仁加措说,“ 我觉得这是一种传承。”

  03

  护路员们守护的这条高原“天路”——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建设过程惊艳了全世界,也包含了无数人的奉献。

  建设期间,有外媒提出质疑:“西藏有5000米高的山脉要攀越,有12公里宽的河谷要架桥,还有绵延上千公里、根本不可能支撑铁轨的冰雪和软泥……怎么可能在这个稍一用力就需要氧气瓶的地方架桥铺轨呢?”

  这些困难切实存在。有人回忆,工人们穿着两层毛衣毛裤,还要再套上带羊毛的皮衣、皮裤抵御严寒;施工现场修理机器,四五分钟人就冻得不能动弹;他们常常背着5公斤重的氧气瓶施工,难受了就吸几口氧……在海拔4600多米的昆仑山隧道工地,一年不到工人们就耗尽了约12万瓶氧气。

  冻土带也是铁路最危险的敌人——冻土随着温度变化膨胀或缩小时,建在冻土上的路基就会变形。从事冻土研究的王占吉,在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进入关键阶段时,身患重病住进了医院。 临终前,他托付儿子将自己的骨灰送到青藏线,“将来我要看着列车通过”。

  铁路建设者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高寒、斗冻土、护生态。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中国向世界宣告:铁路修到了拉萨!这些年来,青藏线列车运行平稳。截至2022年底,青藏铁路累计运送货物8.03亿吨,运送旅客2.65亿人次,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路、幸福路。当前,青藏铁路正进行提质升级,“复兴号”动车组将驶上这条“天路”。

  曾经,无数铁路建设者冒着风雪,在“生命禁区”创造伟大奇迹;如今,数千名护路员,正用脚步丈量这片神圣的土地。

  正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才得以长途无阻。

  致敬每一位伟大的建设者

  致敬每一位伟大的守护者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 建设未来乡村

  • 世乒赛:孙颖莎女单夺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2023年5月3日,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桥社区,苍翠的青山、错落有致的民居、通村达户的公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2023-05-04 10:09
2023年4月27日,江苏连云港市首届青年艺术周系列活动——"春韵"民族音乐会举行。
2023-04-28 10:49
近年来,博望区人武部探索推行乡村振兴"民兵志愿者+"模式,组织民兵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到田间地头、养殖区域、工厂车间,开展解难帮困志愿者服务
2023-04-24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