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一观察|对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
首页> 时政频道> 要闻 > 正文

第一观察|对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

来源:新华社2023-05-27 08:30

  25日晚,2023中关村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这是中关村论坛第三次收到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致贺。

  2019年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以贺信和视频方式致贺。而十年前,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同志走出中南海,把集体学习的“课堂”搬到了中关村。

  三次致贺和一次集体学习,阐明了一个判断、传递了一种态度、强调了一项要求。

   一个判断——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在2023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

  “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以合作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解难题。

  在2019年和2021年向中关村论坛致贺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明这一判断: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一种态度——同世界各国共享创新发展成果

  2023年,指出“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2021年,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

  2019年,指出“中国愿积极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同世界各国共享创新发展成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

  正如本届中关村论坛的主题,“开放合作·共享未来”,是中国一以贯之的态度。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一方面,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就能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另一方面,全球正面临新冠疫情等各种挑战。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促进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将促使科技创新成果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

  一项要求——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

  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创新高地之一、我国创新发展的一张名片,中关村被寄予厚望。

  从一片田地、一条电子街到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延伸创新蓝图,立足北京、辐射全国、链接全球。

  十年来,中关村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平均一天就有约270家企业在这里落户、诞生,一批创新成果破土而出,诸多“全球首个”接踵而至。

  2019年,指出“中关村正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

  2021年,指出“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2023年,指出“持续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

  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总书记对中关村的要求,蕴含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长远谋划。

  从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的相关表述中,人们可以读出中关村的使命。

  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

  会议强调,“要瞄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突出的短板、最紧迫的任务,在做强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机制上求突破、谋创新”“起到试点突破和压力测试作用,积极探索破解难题的现实路径,注意积累防控和化解风险的经验”。

  肩负使命,中关村续写传奇故事。

  共享未来,中国与世界携手向前。

  策划:霍小光

  监制:张旭东

  主笔:胡浩、温竞华、张漫子

  统筹:陈芳、刘东凯、王绚

  视觉 | 编辑:杨文荣、郝晓静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 建设未来乡村

  • 世乒赛:孙颖莎女单夺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2023年5月3日,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桥社区,苍翠的青山、错落有致的民居、通村达户的公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2023-05-04 10:09
2023年4月27日,江苏连云港市首届青年艺术周系列活动——"春韵"民族音乐会举行。
2023-04-28 10:49
近年来,博望区人武部探索推行乡村振兴"民兵志愿者+"模式,组织民兵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到田间地头、养殖区域、工厂车间,开展解难帮困志愿者服务
2023-04-24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