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驻足流连泉州天后宫和德济门遗址,仿佛每块石板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听,是风的声音还是历史的回响?
德济门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门天后宫正对面,是目前宋元泉州古城中唯一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古城门遗址,为宋元时期古刺桐城的象征。
700年前,这里为进出泉州的要道,是一片繁华的贸易区域。城门外的聚宝街、万寿路富美码头是泉州宋元时期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德济门遗址与天后宫均成为回溯宋元时期古刺桐城的重要地标。
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所负责人刘育民
“先有宫庙后有城门”。据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所负责人刘育民介绍,泉州天后宫于南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建立,最初被命名为“顺济宫”,属官庙民建,用于官府祭祀典礼。南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建造德济门,是一座带有防洪功能的城门。
2021年7月25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福建第5项世界遗产,涵盖泉州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天后宫和德济门遗址都列在其中。
“泉州申遗的成功并非是一个终点,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刘育民不禁感叹道,“包括泉州天后宫在内的22个遗产点,有着不同文化元素构成,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是泉州的文脉遗产,更是世界的文化遗存。”
多年来,通过对德济门遗址的科学考古发掘和研究,能够了解到古代泉州城市的布局、建筑风格以及城市防御体系等多方面的信息。刘育民表示,遗址对于海外交通史、城市建筑史、泉州宗教史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贡献出宝贵的资料。
德济门遗址是闽南地区宋元以来大型石质城防设施的典范,完整保存了11世纪以来古刺桐城和泉南地区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记录了泉州曾为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历程。
泉州天后宫和德济门遗址独有的“海丝故事”与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而运用现代科技共同守护好一座建筑遗存,还意味着挽留住一段传承、一份信仰。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统筹:王一涵、雷渺鑫 摄制:刘昊、雷渺鑫 撰文:王一涵 设计:杜丹、曾震宇
指导单位: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鸣谢:泉州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