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央视网消息:医疗救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起托底作用的制度安排,用来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2023年我国医疗救助2.5亿人次。
近年来,我国医疗救助对象从最初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延伸至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防返贫监测对象、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中符合条件的大病患者(因病致贫重病患者)。救助总人次从2005年的969万人次,增长至2023年的2.5亿人次,增长约25倍,特别是2018年以来,医疗救助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保障范围,救助人次从2017年的9100万人次增长到2.5亿人次,6年增长近2倍。
国家医保局表示,经过20年发展,国家医保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覆盖人群更广,保障能力更强,困难群众识别更精准,救助落实更高效。
四省份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2023年以来,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北京、广西、内蒙古、甘肃四省份已先后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整合项目分类 治疗费用更加透明
2023年6月,国家医保局印发《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各地原本五花八门的辅助生殖类项目分类整合为12项。截至目前,已指导21个省份对照立项指南整合辅助生殖类项目,其中20个省份将定价方式由市场调节价改为政府指导价,进一步规范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这一政策的出台,有效解决了以往由各家医院自主定价造成的不透明、不均衡问题。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减轻参保人员费用负担
今年2月1日起,内蒙古将目前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取卵术、胚胎培养等8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实行门诊单行支付,不设起付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遵循“多缴多得”的制度安排,报销比例分别为70%和50%。
广西去年年底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政策实施5个月,医保基金支出约1.14亿元,报销比例59.13%,大幅减轻了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后,极大调动了有生育治疗需求群体的积极性,几个月来,全自治区辅助生殖机构门诊量达60.77万次,同比增长35.64%。
合理测算基金承受能力 保障基金安全运行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医保基金能否承受,医保部门对需求人群和基金承受能力进行了测算。
相关研究显示,中国不孕率从2007年的12%增加到2020年的18%。医保部门在做长周期的基金影响测算时,需要通盘考虑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临床实际需求、放大效应等因素。以北京为例,作为首都和国际化城市,人口基数大,对政策实施的评估和基金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2023年7月1日,北京实施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政策后,数据显示,北京市职工就诊2.7万人,总费用2.2亿元,职工医保基金支出1.5亿元,在年度测算基金安全运行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