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截至 5 月19日16时,5·19强降雨已致全区21289人受灾,紧急转移避险2354人。
5月19日凌晨开始,广西发生了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百色、南宁、崇左、钦州、北海、防城港等设区市受到较大影响。全区12个乡镇出现特大暴雨,90个乡镇出现大暴雨,423个乡镇出现暴雨。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24小时累计雨量610.5毫米,打破钦州市历史纪录,19日3时录得1小时降雨189.6毫米,打破广西小时雨量历史纪录。截至16时,全区有6个河道站超出警戒水位,江河水情总体平稳。
此次强降雨全区收到相关警情83起,出动消防救援人员1051人次、车辆184辆次、舟艇86艘次,紧急转移安置34人。
南宁、钦州等地发生城市内涝,南宁市调集应急抢险人员3619人、车辆681辆、抽水设备237台套,高效处置积水点46处,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在建重大工程平陆运河水位较低,安全可控。
针对本轮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过程,自治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要求强化防范应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治区领导召开全区强降雨防御工作视频调度会,部署落实防御工作。自治区防汛办派出工作组赶赴平陆运河等重点在建工程现场进行防汛安全督导。自治区防汛办、应急管理厅持续保持高度警惕,密切监视雨情汛情,加强值班值守与指挥调度,对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相关县(市、区)进行“点对点”调度,并发出防汛工作警示,提醒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此前,广西强化气象预报预警与应急响应衔接联动,重大风险预警预报来临时,做到该停就停、该关就关,应撤必撤、应撤早撤、应撤尽撤,坚决防止群死群伤。5支应急行动队提前向最大可能出现大暴雨以上的桂林、柳州、梧州、贺州、来宾市前置布防。同时,紧盯防御重点,高度关注“夜间出险”“非隐患点致灾”高危节点和旅游群众、外地打工及老弱病残等重点人群,落实“三个必转”原则(达到预警阈值必须转移、发生险情异动时必须转移、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必须转移),做到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据气象部门预报,20日白天,全区多云,其中梧州、玉林、贵 港、南宁等市有分散阵雨。20日晚,桂林、柳州、贺州、来宾、梧州、玉林等市有分散阵雨。自治区防汛办、应急管理厅将紧盯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和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滞后性,保持高度警惕不放松,继续抓好防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讯员沈应佳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