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博会观察丨从“以文汇友”到“以文载道” 看文博会使命之“变”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文博会观察丨从“以文汇友”到“以文载道” 看文博会使命之“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5-24 18:48

  一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于世的城市,却因一场文化展会在此落地,而被植入深厚的文化基因,滥觞出蓬勃兴旺的文化事业。这就是文博会。

  二十年,文博会早已文根“深”种,在这座创新之城耕耘出生命力旺盛、上下游体系健全的文化产业。

  二十载,文博会如今已经稳稳肩膺“中国文化第一展”称号,却依然用行动告诉我们——它仍在不断寻找自己的“新坐标”:今年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面积从上届的3000平方米扩大至2万平方米;设立“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展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新成果。

  从昔日地方性的市级展会,发展成为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缘何历久弥新?透过这扇持续“焕新”的文化展示窗口,我们又能看见哪些新变化?

  文化之窗如何依然“推窗见绿”?

  要观察一个展会的使命变化,或许数字上的感知最为直观。

  今天,文博会展示规模已经从首届的4.5万平方米扩大到今年的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个增加至第二十届的108个。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数字虽无声,却最能清晰勾勒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蓬勃轮廓——规模、数量持续增长,这正是一个展会有活力、有市场最鲜活的证明。

  数字之外,看展会结构之变,体会更深:8大展馆设置涵盖了文化产业综合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国际文化贸易展等;在深圳全市设置52个分会场;与会场展区和展品同步的云上文博会平台——每一个增设的新场馆,代表的都是一条文化领域赛龙夺锦的新赛道、新业态。

  将视线拉回到本届文博会会场,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的吸睛“爆款”早已是历届文博会的常态,而这样的上新速度还在加快:在文博会上,你几乎能找到所有最新的文化产品品类,但产品的变化更迭永远在路上——不少文化创意就在文博会一次次现场碰撞中诞生。在科技赋能之下,新产品、新模型甚至当场从纸上跃入现实。

  如何让文化梦想“一路生花”的同时,也借力展会博采众长?文化产业从业者深谙此道。在本届展会中,全球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参与度再创新高,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不难预见,这些文化产业“顶流”和“新势力”同台竞技、百花齐放的同时,一场激活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必将会在此积厚成势。

  走过二十载,这扇“文化之窗”如何依然能时时“推窗见绿”、看见新意,正是文博会求变中始终不变的使命。

  以展带商

  如何激活一池文化春水?

  人潮熙熙,所为何来?参加文博会的人们或许会给你不同的答案。

  不过,审度一场盛会是否成功,除了看展会的呈现水平和关注度,“变现能力”同样是重要衡量标准。

  博览天下,以展带商。我们不难看出,这场盛会对市场化的重视度有增无减,除了提供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关键还要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从单纯的“展览”“博览”到演变成为一场高水平的文化交易盛会,文博会使命的变化,恰恰是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回应,折射的更是文化市场对优质文化的渴求:展会期间,超12万件文化产品和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现场展示、交易,预计将有国内外超9万名观众现场洽谈订货,各种配套活动数量创历史新高。

  而回溯2004年首届文博会,7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合同成交额和意向成交额总计达356.9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文博会累计总的成交额已经超过了2.8万亿元。换言之,这场每年如期赴约、朝气满满的文化盛会,不仅让大家“有看头”,也让更多的文化企业“有赚头”。

  “文以载道”如何向新谋远?

  一场展会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影响到底有多大?一组来自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最能说明——

  首届文博会举办时,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不到3%。从举办首届文博会以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平均20%的增长速度,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

  汇“顶流”、聚“财气”。文博会的办会使命远不止为一座城市的文化产业“点石成金”,作为国际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风向标,文博会更有着聚势谋远的深意。

  在本届文博会会场内,这样以“新”提质、以“新”促“新”的场景无处不在:国内外的头部文化企业将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首秀”的首选地选在这里。前沿文化科技、文化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企业均争先“秀出”最新最前沿的文化产品和技术方案。

  探一展观其势,从这些重磅发布的“科技范儿”十足的文化产品中,我们不难感知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传统文化带来的张力,更彰显了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透过文博会这扇窗,我们更能感受到文化的作用早已远超文化载体本身的强大能量。从“以文汇友”到“以文载道”,从文博会使命的悄然变化中,更能读懂文化的蓬勃和力量。

  (总台记者 林丽丽 戴威 冯雪)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