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土发明”到“黑科技”——新技术新工具为治沙提供新“利器”
首页 > 时政频道> 新闻图片 > 正文
[责编:张悦鑫]

从“土发明”到“黑科技”——新技术新工具为治沙提供新“利器”

来源:新华网2024-06-17 10:10

24小时热图
  • 全国科技大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院院士大会召开

  • 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会谈

  • 一图速览我国网络法治建设30年实践成就

  • 一图了解《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5月29日摄)。

  上世纪50年代,被誉为“治沙魔方”的麦草方格在宁夏中卫县(今中卫市)被创造出来,确保了中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的畅通,并把沙漠向后逼退25公里。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沙坡头治沙”模式向各国推广,成为中国最早向世界输出的治沙方案。

  在风吹雨打日晒中,草方格寿命不过三年,有时还需要补扎维护。2019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团队研发出了升级版“治沙魔方”——“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固沙时间延长至5到6年,并可实现工业化量产。经过几年试验,如今开始逐步推广。

  固定住沙面,阻止沙子流动后,接下来就在草方格里播下草籽、栽种苗木。凭借多年的一线治沙经验,中卫市国有林场总场工程师唐希明发明了“干”字形植苗器,将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5%,劳动成本降低了50%。唐希明的“土发明”获得专利,有了专业名称“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不仅在当地大面积推广使用,如今还被推广到甘肃、新疆等地。

  固沙后,沙漠中形成天然生物土壤结皮需要十年左右。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研究出人工蓝藻结皮治沙技术。通过在草方格里喷洒人工培养的蓝藻液,两三年时间便可初步形成土壤结皮。

  这些年,凭着锲而不舍的努力和科学治沙的精神,中卫市已经治理了150万亩沙地。固沙时间翻倍,生物土壤结皮加速形成,草木成活率显著提高,新的治沙技术和工具成为中国多地治沙的“利器”。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使用人工蓝藻形成的土壤结皮(5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搬运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5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来自肯尼亚的北京大学南南学院在读博士麦克(左一)在腾格里沙漠体验扎草方格(5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5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林业工程师唐希明在演示他发明的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6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林业工程师唐希明在演示他发明升级的电动植苗工具,进一步提高栽种效率(6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逐渐退化的草方格边缘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工人在生产加工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5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这是在腾格里沙漠铺设的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固沙时间最长可达6年(5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林业工程师唐希明(左一)向多国青年介绍草方格使用的麦草(5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搬运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5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5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5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将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的两端用沙子压住(5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5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宁夏中卫固沙林场的职工在包兰铁路两侧草方格里栽种树苗(1979年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思禹 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中国举办沙漠化防治讲习班,来自多国的外宾在中卫参观考察草方格情况(1981年10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思禹 摄

  宁夏中卫固沙林场职工在扎麦草方格(1994年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海峰 摄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长流水沙区扎制草方格(2019年6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长流水沙区扎制草方格(2019年6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治沙工人在穿越腾格里沙漠腹地的乌玛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扎草方格(2020年9月7日摄)。路基两侧修建了由前沿阻沙栅栏带、高立式大网格沙障带、防风固沙林带等构成的“六带一体”防护体系。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乌玛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穿越腾格里沙漠的路段,两侧设置了生态防护带(2021年12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