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三江源是什么源?

来源:光明网2024-07-01 17:24

  6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也十分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是这一区域的主要任务。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把青藏高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高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曾经,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三江源生态退化、恶化,河流频频断流,湖泊大量消失,三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威胁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2000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200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经过多年治理,三江源逐渐焕发生机。

  三江源辫状水系 图片来源: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世界屋脊,三江之源。

  这里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被称作“地球第三极”。山宗水源以“中华水塔”之美誉,孕育出历史文明悠久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向世人惊艳呈现三大江河起源于同一区域的地理奇观。

  如果生命起源于水,文明诞生于江河,那滋养着我国三条大江和沿江流域六个国家,十多亿人民的三江源,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演绎着一个关于源头的故事。

1、江河之源

  “源”,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源”的探寻,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寻根。

  “海内昆仑之虚……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对于江河源头的最初认识,见于《山海经》。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在昆仑神山,河水从昆仑神山东北角涌出,浩浩荡荡一路向北,又掉头往西南流入渤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诗人们也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江河起源增添了浪漫的注脚。

  俗话说,河有头,江有源,大江大河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古代先民们和现代的科学家们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立志“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徐霞客一路西行,在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进行了长达4年的万里遐征,溯流穷源,探寻长江的源头。他躬身实践,指出金沙江为长江正源,纠正了沿袭千年来“嘉陵江为长江正源”的错误认识,为长江溯源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限于科学技术落后等种种原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江源的探寻工作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科学家组织的科考队,首次将长江源追溯到唐古拉山北麓的各拉丹冬冰峰下,探明长江正源为沱沱河,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查明长江的真正发源地。

  1978年1月13日,新华社正式对外报道这一消息。次日,美联社便发了一则电讯:“长江取代了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1985年,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认定下,玛曲被正式确定为黄河正源。1999年10月24日,黄河源碑在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玛曲曲果竖立,坐东朝西,面向着黄河的第一股清泉。

  作为亚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三江源地区每年为流域18个省份和5个国家提供近600亿立方米的优质淡水,是数亿人的生命之源。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事关全流域生态安全,其所具有的生态地位无可比拟。

2、生命之源

  这看似开阔荒凉的西部,藏在其中的生灵不知千万。

  三江源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三江源记录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200余种、种子植物50科832种,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雪豹、藏羚、白唇鹿、野牦牛、藏野驴、黑颈鹤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4种,陆生脊椎动物72科270种,鱼类40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 摄

  青藏高原上的顶级捕食者雪豹维持着草原生态平衡;藏羚羊纵情驰骋,每年前往卓乃湖繁衍后代;野牦牛凶猛善战、胸腹毛几近垂地;“高头骏驴”藏野驴喜欢与汽车并肩赛跑;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衍在高原的鹤类;红花绿绒蒿一生只开一次花;水母雪兔子绽放于高山之巅……

藏野驴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摄

  藏野驴,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藏高原特有种,栖息于海拔3600—5400米的高原上,以高山植物为食,可以数日不饮。藏野驴头大,鬃毛短而硬,耳朵竖直,毛色斑驳。因为身姿矫健,被称为青藏高原“跑步健将”。

野牦牛 赵新录 摄光明图片

  野牦牛,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身披长毛,皮坚硬,凶猛善战,善奔跑。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夏季可以到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活动于雪线下缘。叫声似猪,在产地又被称为“猪声牛”。

藏羚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摄

  藏羚(学名),别名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成年雄性藏羚脸部呈黑色,有角用于御敌,雌性藏羚无角。夏季雌性藏羚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性藏羚合群,11—12月交配,每胎1仔。有少数种群不迁徙,藏羚喜欢群居。

  斑头雁和幼鸟 多太 摄 光明图片

  斑头雁,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斑头雁个头大,性喜集群,雁群中有一只负责安全保卫的领头雁,一旦天敌靠近,会发出急促的“嘎嘎”声,雁群便会进入戒备状态,发出“衣嘎、衣嘎”的叫声,以驱赶天敌。斑头雁每年两次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是已知飞行最高的鸟类之一。

  红花绿绒蒿 来源:国家林草和草原局 张胜邦 摄

  红花绿绒蒿,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红花绿绒蒿花葶从莲座叶丛中生出,花单生于基生花葶上,微微下垂,花瓣呈现出令人炫目的红色丝绸般的光泽,多见于海拔2800—4300米的山坡草地。

全缘叶绿绒蒿图片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全缘叶绿绒蒿,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高原著名的四大名花中绿绒蒿的代表种。绝大部分绿绒蒿一生只开一次花,因为生长环境极为恶劣,从萌芽到开花一般需要10年以上时间,一旦开花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这里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乐园,也是滋养江河流域生灵万物的“绿色之源”。

3、文明之源

  人类几乎所有的文明起源都离不开河流。人类最初的发祥地都选取在一些大河流域并非偶然。从长江、黄河、澜沧江到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恒河……每一条大河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三江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十字路口”,处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汉文化和藏文化的交汇地带。

  牧民家的小女儿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 摄

  画满三江源的狩猎历史与文化的岩画,

  气势恢宏的藏传佛教寺庙,

  为行人指示前进方向的玛尼堆,

  风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经幡

  ……

  飘扬的经幡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 摄

  这里有壮阔而瑰丽的自然景观,也能时时刻刻感受到文化印迹。

  三江源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历来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对于三江源的居民而言,他们或许不清楚三江源头的这眼泉水流向哪里,也不知道这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他们只知道自己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这一眼泉水养育了他们,所以理所当然要保护好她。

  生活在三江源的牧民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 摄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牧人,他们巡视国家公园,就像在看护自己的牧场。在巡护时,他们用耳朵听万物发出的声音,他们用眼睛看山水的每一丝变化,他们用心感受大自然的喜怒哀乐。

  在三江源,因为热爱而付诸保护,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个全新的认知。

  雪山 光明网记者 王鹏威 摄

  如今的三江源

  江河纵横 峰岭相连

  消失多年的水獭、猞猁、兔狲等

  珍稀动物再次出现

  各种野生动植物

  在这里

  尽显生命之美

  责编:李佳琦 编辑:刘雨婷 来源:光明网 文字:岳沛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邕江引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