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黑龙江嫩江、湖北潜江、广西玉林……在研究所实验室外的走廊上,一包包采集自天南海北的土壤样本一字排开,成为艾超心中的“宝贝”。
艾超,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研究室主任,过去的十多年里,他整天和泥土打交道,致力于研究“如何科学地培肥地力”。
1985年,艾超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亲眼见证了农业生产从手插秧、担粪肥到机械化、广施肥的巨大转变,也深深感受到农业对先进科技的迫切需求。艾超记得,小时候他最爱在老家房后的一条小河钓鱼,读高中时,河还很清澈,但等他大学毕业时,早已变成一条无人问津的臭水沟。
2009年,艾超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选择了植物营养学专业进行深造。在导师的指导下,他把科研方向锁定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条件下土壤养分转化的微生物学机理”。很快他就遇到了难题:在复杂多变的土壤环境下,有机养分是如何被转化的?它们又是如何被作物吸收利用的?
为了解决问题,艾超和老师通过对河北潮土长达30余年的施肥试验分析,提出了畜禽有机肥对化肥氮素的适宜替代率,形成了化肥减施增效的综合技术模式。相关技术成果——“主要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也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搞科研如同在黑暗中独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充满了不确定性,艾超说,“如果没有对自己研究领域的那一份热爱和热情,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他还记得,2017年,在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项目的支持下,他开展了“我国不同土壤类型秸秆分解的微生物学过程与调控机理”相关研究。
此后,艾超带着学生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农田,从漠河到三亚,都有他们辛勤工作的身影。采集土样、实地走访、分析样品......他们不间断地进行了成百上千次的试验。
如今,艾超已成功构建出了功能互补的秸秆高效分解合成菌群,此种菌群的秸秆分解率提高了17%至27%。
步履不停,艾超和团队成员仍在路上。他又把探索的目光锁定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微生物身上,希望能发现更多微生物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奥秘。
监制:张宁 廖慧
统筹:李方舟 张悦鑫
制作:袁铭阳 董大正
视觉设计: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