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第七届进博会国家展中国馆门口,从事消费服务行业的采购商陈珉瑛拍了好几张照片,“和进博会一样,中国馆也是越办越好了!”
中国馆的设计布置开放通透,展出各行各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馆内热门展品涵盖了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包括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模型、嫦娥六号模型、“奋斗者”号模型、人形机器人“天工”、智慧城市智能交互屏、三折叠手机、低空经济电子互动沙盘、清洁能源一体化沙盘等。每一件都凸显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74岁的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感慨道:“在中国馆,我看到了大国重器、顶尖科技和很多创新成果。它们背后,是无数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奋斗着的人。我要在这里多拍些内容,继续做好科普教育,引导更多的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硬核科技总是格外吸引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展出的“凤凰文化旅游磁浮”列车旁,吸引了几名非洲同行详细端详、询问车辆性能。研究人员钱承智说:“每天都有十几位外国朋友主动跟我加微信、要资料。”
在“全面深化改革促开放”板块,展出的一幢厂房模型,是位于上海临港的美敦力迈铵医疗心脏疾病管理基地。“这个基地成立于2021年,是美敦力推进中国本土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携手生态圈伙伴,共同增强中国医疗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敦力中国区心血管业务高级总监张培涛说。
刚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中轴线”展区,也是中国馆的热门打卡地。永定门、天坛、故宫、鼓楼、钟楼等经典建筑的形象,通过LED全息屏呈现在观众眼前,犹带着几分水墨气。不远处,是非遗艺术家采用镂绘艺术复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创新作品,题名为“山河重归,盛世中国”。《富春山居图》镂绘版的展商、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项目负责人贺洁说:“来到进博会中国馆,观众既能见证硬核科技发展成就,也能感受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本报记者 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