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中国行丨海南黎锦实力“出圈”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海南黎锦实力“出圈”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2024-12-17 09:54

  《海南日报》2024年12月16日B02/B15版版面图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惠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它与春节、中国书法、太极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同,荣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殿堂。

  从大山深处走向世界舞台,从民族记忆上升为“人类非遗代表作”,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及其代表性产品黎锦有着怎样的分量和魅力?

  海南黎族男孩黄杨伟织锦。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历史

  纺线织锦,薪火相传3000年

  当许多地方的古人类还在混沌中摸索前行时,海南岛上的黎族先民已找到人与自然连接的密码。他们从野生植物上获取原料,剥离天然纤维,捶打搓揉,捻线编织,为自己织就裹体御寒的衣物,不经意间开辟了纺纱织布的一片新天地。

  陵水桥山遗址出土的石纺轮,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海南先民已会使用工具制作绳索或丝线。春秋战国时期,《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岛夷”是指海南岛黎族先民,“织贝”是指棉纺织品。西汉时期,黎族人民已织造出精美的“广幅布”。《后汉书》记载:“汉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朝廷征收“广幅布”为贡品,说明黎族棉纺织品质量上乘。

  至宋代,黎族的纺织水平已经很高。北宋方勺在《泊宅编》中云:“海南蛮人织为巾,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布。”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朝贡的9种棉纺织品中,出自海南的就有海南吉贝布、海南棋盘布、海南青花棋盘布(被)单等5种。

  海南黎族妇女纺线。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杰 摄

  元代,黎族纺织工艺传至全国。元人王祯记述,当时黎族的“吉贝布”行销江淮、川蜀等地区,凭借“茸密轻暖”的优良性能受到人们青睐。清代,黎锦仍是国内外贸易中的珍品。清初屈大均著《广东新语》记载:“其出于琼者,或以吴绫越棉,折取色丝,间以鹅毳之绵,织成人物、花鸟、诗词,名曰黎锦。”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传承3000余年,其产品早已声名远播。“综合近年海南岛考古学、民族学、文献学、历史学研究成果,可以推测,黎族先民利用植物纤维纺织,经历了从无纺布(树皮布)、麻纺织品到棉纺织品的过程。”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馆长罗文雄介绍,宋元时期黎族的纺染织绣技艺突飞猛进,素服逐步进化为五色彩服,直到龙被的出现,将黎锦技艺推向巅峰。

  海南黎族妇女刺绣。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贡献

  黎族棉纺织技术影响全国

  700多年前,十三世纪中叶的一天清晨,一名女子的远行,改变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进程。黄浦江边,她登上一艘驶向海南岛的商船。她就是被后人尊称为“先棉”的黄道婆。在海南,她学到了怎样的技术?

  有专家认为,宋代时,黎族人的纺织技术已较为先进成熟,在许多方面领先中原地区。元代,精细、轻软、艳丽、耐用的黎锦备受赞誉。

  “棉纺织从海南黎族开始,是因为海南岛有木棉。”海南锦绣织贝公司董事长郭凯研究黎锦近20年,她说黎族纺织技术的先进,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很大的关系。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王羿介绍,黎族人用木棉树的木棉,以及海南本地产的海岛棉,将其纺成线、织成布,再用植物或矿物染料上色,织出了精美的黎锦。

  黄道婆生活的年代,棉花已在中原地区推广种植,都有棉花,为何海南的棉纺织技术更胜一筹?这与黎族人较早发明了纺织工具、形成了以纺染织绣为主要内容的成熟生产体系有关。

  在棉纺织过程中,脱棉籽是重要一环。把每朵棉花中的多个籽逐一去除,在古代是一道烦琐费时的工序。心灵手巧的黎族人发明了轧棉技术。左手转动轴把,右手把棉花塞进两根紧挨着的木棍之间,木棍转动,把棉花压扁,棉花从一头出来,棉籽留在了另一边。这种绞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脱棉籽的效率。

  黎族人还发明了手捻纺轮、脚踏纺车、手摇纺车、单锭纺车,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具,让纺棉线变得容易。黄道婆返回故乡松江后,与木工反复试验,把黎族人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提高了两三倍,这种新技术很快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

  “海南岛比中原先用到棉花,技术更加成熟,黄道婆改进了黎族的纺织技术,再传播给中原百姓,可以说黎锦对我国棉纺织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王羿说。

  美感

  斑斓多姿源于自然

  “黎锦光辉艳若云”,清代进士程秉钊在《琼州杂事诗》中的这句称赞,诠释了黎锦的图案颜色之美。

  黎族人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旁人所见普通的花草树木,在他们眼里是获取自然之色的秘语。

  “小时候,妈妈就带我上山认识树木,告诉我各种植物能染什么色。”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刘香兰说,苏木的芯材可染红色、乌墨木的皮可染黑色、谷木的叶可染绿色、姜黄可染黄色……聪明的黎族妇女采撷植物的根、茎、皮、叶、花、果制作染料,给丝线染色。

  大自然赐予的颜色不同于化工颜料染出来的颜色,在黎族画家王雄眼里,黎锦的颜色有一种独特的艳丽和淳朴,“我画过很多黎锦的画,不论画多少次,我都觉得颜料画不出黎锦的颜色”。

  黎族人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纺染方法——絣染技艺,其特点是“扎经染色”。

  絣染类似于扎染,但它的工艺比扎染更细致。记者曾见过传承人展示这项复杂的技艺:她们先用竹子把经线两端拉平绷紧,形成前后两层约20厘米宽的经线平面;把前后两个平面的经线,分成约10根纱线一小股,用青色棉线绕两三圈扎结,一个结一个结地扎出所需花纹图案。

  扎花后,从木架上取下纱线入染,上色均匀后取出晾干,然后多次复染,达到理想的色度为止。通俗来讲,就是要在密密麻麻的经线中,先用上万根细绳扎出图案,染完后,还要让纬线与经线上留下的图案精准吻合,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纺染织绣中最难掌握的就是絣染,但它呈现的图案也很特别,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王羿说,絣染的工作量很大,黎族妇女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做好。

  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还有一项绝技,那就是双面绣。其技艺之绝,在于织物正反两面不但针法疏密一致,且色彩、纹样也完全一样。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梁钊韬在《中国民族学概论》中称赞黎族双面绣“以构图、造型精巧为特点……工艺奇美”。

  四大工艺

  

  纺是黎锦织造过程的第一步,指将棉、麻等原料加工成纱线,黎族妇女一般使用纺轮、脚踏纺车等纺纱。纺纱前,需先对棉花等进行初加工,脱棉籽、弹棉花等,出线后,还需导纱、上浆,使纱线光滑不起毛,利于穿筘和穿综。

  

  使用植物染料、矿物染料等给纺好的纱线染色。其中,植物的芯材、树皮、茎块、枝叶、花、果实等部分均可用于染色,常见的染料植物包括假蓝靛、姜黄、枫树(皮和叶)、野板栗树(皮)、苏木(芯材)等。黎族妇女染线常用的方法有浸泡法、煮沸法、造靛法。

  

  使用踞腰织机、脚踏水平织机等工具,将纱线按照横竖交叉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以形成织物。具体来说,有整经、提综、引纬、压纬、送经、卷布等工艺流程。由竹木制成的踞腰织机,是最常见的织造工具,黎族妇女正是用它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黎锦。

  

  用手中的针和彩线在布料上反复穿刺,以勾勒出花纹和图案,黎族的刺绣可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单面绣就是只呈现一张绣面,双面绣是在双经单纬的一种棉布上进行刺绣,完成后正反两面的花纹和图案均清晰可见,且完全一样。

  名词解释

  两个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名录机制设立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优秀保护实践名册》3个国际合作机制。

  2022年7月,缔约国大会对《议事规则》进行修改后,非遗项目可以在3个国际合作机制之间转移。这样一来,对每个项目的后续监督将更加有力、高效。此次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是《公约》名录机制框架下首次正式实施“转名录”程序。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标准

  遗产项目属于《公约》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相关社区、群体,或有关个人和缔约国作出了努力,但遗产项目的存续力仍然受到威胁,因此急需保护;或者遗产项目面临严重威胁,若不立即保护,将难以为继,因此特别急需保护。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列入标准

  遗产项目属于《公约》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遗产项目列入名录,有助于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对话,从而体现世界文明多样性,并有助于见证人类的创造力。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子弟兵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

  • “蛇”相关馆藏文物亮相三峡博物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