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这些,都是我‘压箱底’的宝贝!”65岁的福建林农洪集体打开保险箱,一块红布包裹着结婚证、房产证,还有三个“小本本”。
林权证、林地经营权证和林票,三个“小本本”记录下洪集体人生的三次变迁。
第一本是林权证。时间回到1994年,因为看好木材市场行情,洪集体选择回老家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现沙县区)夏茂镇梨树村务林。此后,他又连续承包山场,但因为权属不明、地界不清,常遇到纠纷。损失严重时,洪集体一度想过放弃。
不能让广大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推动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3年洪集体领到林权证那天,高兴得“像过年”。
“有了林权证,吃下定心丸!”洪集体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还建起家庭林场,流转外出务工村民的闲置林地。木材价格好的时候,一年毛收入超过100万元。
扎下根的树一天天成长,洪集体渐渐有了心事:流转经营的那些林地,除了一纸合同,没有任何权证,还是不敢放心投入经营。
什么问题突出,改革就指向哪里。
10余年后,三明从分离承包经营权入手深化林改,充分保障经营权益。洪集体有了第二个“小本本”——林地经营权证,甩开膀子放心干。
凭着林地经营权证,洪集体陆续向银行抵押贷款500万元,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和细叶青蒌藤,养跑山鸡、黑猪,开林家乐。不砍树照样能致富,他的青钱柳家庭林场先后评上了区级、市级示范家庭林场。
林改激活群山,新问题又随之而来:梨树村不少村民外出营生,承包林地常年失管;留守的林农缺乏技术与管理经验,林子质量提不起来。
哪里出现新问题,改革就跟进到哪里。
2019年底,三明推动“林票制”改革,国有林场与村集体或林农合作经营林地,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梨树村以643亩杉木幼林入股,与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合作,村集体将70%的股权以林票的形式量化分给村民。洪集体一家四口,分到了面额1600元的林票。
“这林票能管什么用?”洪集体问。
“山林就是‘银行’,林票能当‘钞票’。”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原场长谢汝根给老洪算了一笔账:场村合作经营后,每亩林地平均多产木材5立方米以上,到了主伐期,按现在的木材价格计算,老洪家的林票能值近8000元。
“拿着林票,就像手握原始股,不仅能分红,还能交易兑现、质押、继承。”去年,老洪就拿林票抵押贷款,缓解了自家造林、营林资金压力。
“有了这林票,相当于给林子找了个靠谱的‘管家’。”梨树村村委会副主任曹家其说,乡亲们都盼林子好,纷纷加入护林防火队,一同参与林地管理。
受益的不仅是洪集体。至今,三明市已累计向当地林农发放了3.5万本林权证,950万亩山林有了产权。
山定权、人定心、树生金。三个“小本本”助力林改春风吹绿丛山,见证“洪集体们”捧牢生态致富的“金饭碗”。本报记者 顾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