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尺素金声丨“打开方式”不断翻新,科普内容频频“出圈”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尺素金声丨“打开方式”不断翻新,科普内容频频“出圈”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025-01-10 09:38

  当前,我国科普成效如何,不妨先看两个数据: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4.14%,较2015年提高了1倍多;2012年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启动建设以来,服务线下公众的总人次突破10亿。

  科普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完成首次修订,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有了更有力、更完善的法律保障。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现行科学技术普及法施行后,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普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科普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科普设施布局不断延伸,拉近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科技部最近发布的2023年度科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779个,比2022年增加96个。我国建立了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于一体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科普需求,扩大覆盖面,还积极激发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资源的科普潜能。比如,中国科协发布了287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1274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将科普融入日常。

  ——传播形式与时俱进,科学种进更多人的心田。老百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来自互联网,让科普触达更广泛的人群,中国科协推出科普中国品牌,通过发布原创科普视频、图片等方式,回应公众关切;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农科开放日,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在田间地头“劳作”中感受科学、触摸科学;“火山爷爷”刘嘉麒院士、“深潜院士”汪品先等借助网络科普“出圈”,在与年轻人对话中,传播科学知识、方法。

  ——科普服务均衡普惠,“薄弱一环”逐渐补齐。我国地域广袤,优质科普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满足基层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引导科普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普大篷车化身“草原科普轻骑兵”,远行千里为农牧民送去养殖技术;在云南省,农田边的“流动技术服务站”,为果农开展猕猴桃、大枇杷等种植培训。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师生驻扎农村,为乡亲们送去鲜活有用的知识。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助力老年人拥抱数字时代。

  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需要高质量科普作支撑;科普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更多人共享科技进步成果,需要推进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回应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需,科普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有不小的改进空间。确保科普工作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同步推进,应对科普事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科普法的修订很有针对性。

  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科普责任。总体上看,全社会参与科普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升。新修订的科普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科普主体的责任进行细化完善。同时,设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说,在新学年开始组织科普活动,有助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科技后备人才。

  发展科普产业,提升科普供给水平。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科普需求,推动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科普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有效手段之一。当前我国科普产业比较弱小,修订的科普法提出,国家发展科普产业,鼓励兴办科普企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健康、农业、生态环保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期待,随着科普产业完善,高质量科普作品将持续涌现。

  培养科普专业人才,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共计215.63万人,其中,兼职人员占到八成以上。科普人才较为缺乏,缺乏职业认同、上升渠道狭窄等是主要制约因素。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国家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鼓励相关单位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为科普人员提供有效激励。2023年起,中国科协在中央在京单位试点开展了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取得了切实成效。在法律层面,支持和保障科普人员的权益与发展,一批能做科普、愿做科普的专业人才将脱颖而出。

  科普伴随科技创新而生,也驱动科技创新不断发展。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空间广阔,筑牢大国科普法治基石,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发力,越来越有力的“科普之翼”必将厚植科技创新沃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

  • 佳节将至年味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