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春走基层·我在大国工程现场】
◎记者 张 蕴
从青海西宁驱车两百多公里,抵达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一颗“黄河绿色明珠”跃入记者的眼帘——150米高的大坝稳如泰山。大坝迎水侧,黄河之水温婉如玉。这里便是投产不足一个月的国家规划建设重点水电工程——羊曲水电站。
2024年12月26日,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建设的羊曲水电站顺利实现“一年三投”目标,120万千瓦总装机全容量投产发电。
羊曲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可达47.32亿千瓦时,这可满足约158万个年用电量3000千瓦时的家庭用电需求。在这里,黄河之水汇聚而成的绿色电能奔涌而下,送至千家万户。
国内首座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历时3年打造的羊曲水电站,将巴颜喀拉山奔涌而来的黄河水,转化为造福亿万人的绿色电能。”1月20日,黄河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工程部副主任张国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是国内首座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相比常规的堆石坝,我们在上游侧的底部,嵌入了混凝土重力坝,能充分发挥混凝土重力坝和堆石坝材料的各自优势,不仅防渗效果好、易检修,而且坝体沉降量显著降低,提升安全性,缩短了面板及两岸趾板长度,解决了很多薄弱问题。”张国盛说。
羊曲水电站工程建设和机组安装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为300米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及技术积累。
对于首次参与建设水电站的张国盛,前辈们的话言犹在耳,“以前在黄河上修建水电站,很多工作靠人力,机械化程度低。如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广泛应用”。
通过调研对比,多种高分子材料不仅能为这颗“黄河绿色明珠”美颜,还能为其“强肌健体”。“大坝面板是重要防渗体系,但浇筑后难免会产生裂缝,我们应用的高分子材料会填充裂缝,限制裂缝的发展。现在看来,裂缝明显很少,且多属于微裂缝。”张国盛说。
此外,对于溢洪道、泄洪洞等经常被水流冲刷的泄水建筑物,建设团队通过涂刷新材料,有效提升了泄水建筑物过流面的抗冲耐磨性,而在大坝面板喷涂新型纳固材料,能对面板进行防护,使混凝土致密性更好,提高防渗性能。
数字孪生电厂有“神经”“骨架”
走进大坝一侧的办公区,记者见到黄河公司羊曲发电分公司生产部主任颜增强,他正在对三维模型电站做最后的调试。这是羊曲水电站黄河公司首座数字孪生智慧电厂。
“通过数字孪生智慧电厂,我们可以让水电站像人一样拥有神经、骨架、心脏、血管和大脑,实现水电站自主决策、自动运维。‘神经’是智能控制系统,‘骨架’是数字底座,‘心脏’是数据中心,‘血管’是智能网络,‘大脑’相当于后期的决策分析。”颜增强介绍,目前,数字孪生框架搭建以及功能模块的开发基本完成。
后续,数字孪生智慧电厂将重点着眼于大数据应用、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生产过程的数字仿真,实现水电站运行管理的自感知、自诊断,具备关门运行、远程控制的能力。
不仅如此,在羊曲水电站砂石加工及混凝土拌和系统产生的中水处理过程中,采用DH高效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对中水进行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高效净化,实现系统中水的净化和循环再利用。
作为我国±800千伏“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重要支撑调峰电源,羊曲水电站将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和推动国家“西电东送”战略。截至1月14日,羊曲水电站自投产以来累计完成发电量5.289亿千瓦时。
“今年春节是羊曲水电站投运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运维人员将继续坚守岗位,在高原默默付出和值守,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和温暖,我们甘之如饴。”颜增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