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这个春节,喜讯连连。
6日中午,历经5年、追求极致、挑战各种“不可能”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票房逼近58亿元,创造中国影史纪录!
整个春节期间,中国初创企业DeepSeek(深度求索)“刷屏”全球,低成本、高效率的大模型颠覆了华尔街、硅谷对人工智能发展路径的认知,“彻底开源”更是为“中国创业者”点亮了理想主义的光环。
新一轮创新创业热情正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商业航天、文化创意等前沿领域奔涌释放。站在百年变局的新起点,不妨重新认知“中国创业者”,和他们正在塑造的未来中国。
中国创业者只会“模仿”吗?
还记得2024北京车展,外国车企高管组团“围观”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的场景吗?
曾经,中国汽车被嘲笑设计老土、做工粗糙。如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蔚来的永磁同步电机、广汽的超级快充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创新,让中国车企强势挤上全球汽车市场的“牌桌”。更有本土车企零跑凭借“全域自研”实现技术换市场,开启“反向合资”模式。
曾经,中国互联网发展初期,“模仿”是许多创业者的捷径。如今,“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去)”不再理所当然,“Copy from China(复制中国)”愈加屡见不鲜。直播带货、超级APP、社交电商等中国移动互联网创新业态,已成为全球资本研究和模仿的对象。
曾经,更为早期的中国创业者从基础几乎为零的起点蹒跚起步。这一代先行者,用几十年时间追赶西方几百年的积累,使得今日中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工业门类、最具韧性的产业链条。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已提升至第11位,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商业航天领域,新兴产业生机勃勃;在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脑机接口、6G网络设备领域,未来产业亮点频现。
“过去,创业就是创新;如今,创新才能创业”。今天,中国创业者依然求知若渴、奋力创新。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国创业者过于“浮躁”吗?
2024年8月,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一小时在线玩家即破百万。精细逼真的视觉冲击、波澜壮阔的原声音乐、跌宕细腻的情感叙事、沉浸流畅的操控体验,为悟空西行赢得现象级“破圈”。
惊人的商业成功背后是一家初创公司、百人团队、投入过亿、六年打磨。他们跑遍全国100多地,扫描记录传统建筑、实景地貌,在游戏中高度还原。浓烈的中式美学和传统色彩,赋予其超越产品本身的文化价值。
刚刚创造纪录的《哪吒2》也是心血之作。其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后,主创团队仍坚持“慢工出细活”,仅时长十秒的哪吒破“穿心咒”桥段,就耗费了整整一年时间来打磨。
追求极致,是大家对这群为热爱全力以赴的理想主义者共同的描述。
回首过往,追求极致的又何止今天的年轻一代创业者?果断砸掉76台劣质冰箱的张瑞敏、38年带领华为专攻通信领域的任正非、打破传统汽车行业壁垒的王传福、从流水线女工到“手机玻璃女王”的周群飞……哪一位不是与自己较劲的长期主义者?
追求极致,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专利,而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创新创业精神。中国企业、中国质量、中国品牌正是在每一代创业者近乎偏执的咬牙坚持中被托举至更广阔的天地。
中国创业者只求“上市”吗?
路演、融资、上市……创业,就是这样一场资本游戏吗?
当你路过冒着热气的早点摊,用手机预约一次上门维修,在直播间团购当季草莓时,是否想过煎饼摊主、维修师傅、草莓农户都是中国千万创业大军的一员?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个体经营户约8800万个。靠着家人亲朋的“天使”资助,人数过亿的中国人凭着一技之长,服务社会、自食其力。他们,是大众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创业者”。
众多的个体户、中小微企业与头部企业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重要基本面。
许多企业和机构也不缺乏“内部创业者”的身影。他们虽然身处企业内部,却以创业者的心态和行动力,推动着组织的创新与变革,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甚至连政府部门也加入到了“创业者”的队伍中来。深圳紧抓科技产业创新,吸引全球科技巨头汇聚于此,“一个街道的GDP超过一个地级市”;杭州持续发力人工智能赛道,DeepSeek、春晚“秧歌”机器人等“六小龙”扎堆涌现;合肥敢于“抄底”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逆势翻盘……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和创新服务,许许多多的地方政府躬身入局与创业者相向发力。
创业,并非少数人的“资本游戏”,而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创造与突破;创业者,也并非仅限于“天才”与“精英”,而是每一个敢于挑战陈规、追求梦想的普通人、身边人,以及我们自己。
回首过往,每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潮涌,都不乏创新者仰望星空的身影,每一节经济腾飞的历史诗篇,都印刻着创业者脚踏实地的足迹。
今天,依然是中国创业者最好的时代!
作者 章斐然 陈键 罗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