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文章指出,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拦路虎”、“中梗阻”、“断头路”等问题,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早在2020年6月29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在强调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问题时就曾用过相似比喻。总书记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不能出现‘拦路虎’”“地方党委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中间段’,不能出现‘中梗阻’”“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出现‘断头路’”。
“拦路虎”原指拦路打劫的匪徒,如今常用来比喻阻碍前进的事物;“梗阻”原是医学名词,“中梗阻”被引申为中间阻塞、阻挡之意;“断头路”则指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完全贯通的道路。
总书记先以“最初一公里”“中间段”“最后一公里”三个比喻,分别点明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的职责分工;紧接着又连用“拦路虎”“中梗阻”“断头路”三个比喻,强调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确保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性。
作为“大脑”和“中枢”,党中央是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和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党的大政方针。正如总书记强调:“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距离党中央最近的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处在特殊重要位置,不仅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还具有重要的风向标作用。
如果走在队伍前面的第一方阵步伐坚定、整齐划一,后续队伍就不会掉队、变形;反之,则可能成为政令畅通的“拦路虎”。正如总书记所言,如果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这里失之毫厘,到了基层就可能谬以千里。
地方党委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肩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等重大责任。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地方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相反,如果地方党委在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时打折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就可能会让党的组织体系出现“中梗阻”,不利于各项事业推进。
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就是典型案例之一。对于中央的决策部署、政策措施,他认为开过会就是贯彻,发文件就是执行,编造一份总结报告就是落实。江苏省南京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季建业则在既没有开市民听证会讨论,又不听专家学者意见的情况下,就力推耗资达180亿元的全城雨污分流工程,是一个乱作为的典型。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坚实基础。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如果党的基层组织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等行为,就会让党中央的政令遭遇“断头路”,最终损害基层群众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我们党不断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各级部门建立完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任务分工、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监督问责等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
政通则人和,政通则国兴。新时代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否则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关键正在于处理好“最初一公里”“中间段”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只有扫清“拦路虎”、破除“中梗阻”、打通“断头路”,才能真正让政令落地生根、造福人民。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鲁杨
视 觉丨陈腾 颜妮
校 对丨李丹 孙晓媛 宋春燕 毛长志 李英卓 任佳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