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员教育是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要让党员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需从教育内容、方式、实效精准发力,直抵党员心坎。
瞄准“教什么”,推动教育内容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过去,党员教育内容往往大而全,缺乏精准的靶向性,如同“大水漫灌”,虽覆盖面广却难有精准收获。不同岗位、不同知识储备和思想状态的党员,对教育内容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因此,要摒弃“一刀切”的做法,制定差异化、精细化的教育内容。要深入调研,依据机关、企业、农村、社区等不同领域党员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教育内容。在传授党的理论时,融入当地发展的鲜活案例,让党员们看到理论如何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党员教育与党员的工作实际紧密相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
破解“怎么教”,推动教育方式从“传统单一”向“多元融合”转变。传统党员教育以集中授课的单向灌输为主,形式单调,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落实《规划》,要积极探索多元融合的教育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便捷高效的线上学习平台,打造“指尖课堂”,党员可随时随地学习。同时,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先进模范单位参观学习,让党员在实地感悟中增强党性修养、学习先进经验、汲取奋进力量。此外,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将抽象理论知识融入具体案例和生动场景中,引导党员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党员既“有信仰”又“有本事”。
力求“教得实”,推动教育成效从“走过场”向“见真章”转变。党员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关键是取得实效。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改变重形式的考核模式。通过知识测试、撰写心得、工作表现评估等方式,全面衡量党员学习和实践能力。将教育成效与日常管理、评优、晋升挂钩,对学习好、工作表现突出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和优先晋升机会;对表现不佳的党员督促整改,帮助其查找问题、提升能力。同时,广泛收集党员和群众对教育效果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动态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不断优化教育过程,确保党员教育始终保持高质量、高水平,切实提升党员素质,让党员在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