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雷渺鑫)4月14日,“人工智能治理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于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期间在中国香港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全与治理推进计划牵头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表示,需建立多方协作机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均衡推进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现。
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全与治理推进计划牵头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光明网记者潘迪/摄
曾毅表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呈现显著不平衡性。与消除饥饿、改善健康等目标相比,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传承等领域进展相对滞后。“这需要建立政府主导、产业协同的推进机制。”在他看来,部分长期性、公益性目标需政府主导落实,而具备短期效益的领域可调动企业积极性,形成优势互补。
在技术应用层面,曾毅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例,展示了技术手段构建的物种共生全景图谱。通过可视化分析,可以直观看到,人类与蚂蚁等微小生物存在着复杂的生态联系,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此外,针对文化遗产保护,曾毅介绍,团队推出的“智联文脉”项目,利用AI技术建立全球文化遗产数字关联。例如对比分析北京周口店古人类化石与南非化石的演化关系和差异,寻找中国钟鼓楼与西方塔楼之间的建筑特征关联和区别,从而揭示不同文明间的深层联系。
“AI能力建设可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开发等方面,还需筑牢安全治理根基。”曾毅提到,当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AI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显著差距,而加强安全能力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推动国际协作,携手构建兼顾发展与安全的全球AI治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