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袁晴)4月14日,“人工智能治理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于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期间在中国香港举行。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讲座教授蒙美玲在会上分享了她在教育和研究领域对人工智能(AI)治理的见解。
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讲座教授蒙美玲。光明网记者潘迪/摄
蒙美玲表示,人工智能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与合作。这其中,教育在推动AI治理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是实现有效AI治理的基础。通过教育,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技术技能,还能理解社会、伦理和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出更为全面和负责任的决策。
蒙美玲介绍,在教育体系方面,香港中文大学自2024年起与香港教育局合作,面向全港小学推出包含AI社会影响模块的标准化课程。课程创新研发的“爱卡尔”教学工具,通过自动驾驶伦理决策等实践场景,引导学生理解AI技术带来的隐私保护、责任界定等现实挑战。在研究层面,团队建立起覆盖AI开发全周期的数据治理体系。针对数据偏见问题,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检测工具已实现每月400余次下载应用,该工具可结构化分析社交媒体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潜在偏见。在模型训练阶段提出的“READY”解决方案,通过红蓝组数据交互融合形成紫色组数据,有效降低群体特征偏差。
蒙美玲说,教育和研究在AI治理中非常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才能应对快速发展的技术带来的挑战。她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的跨学科合作,以推动AI治理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