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2025年4月12日—13日,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开幕。本次会议以“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与原创性教材建设”为主题,吸引了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部分中小学教师及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成员等共计200余位与会代表,共商新时代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大计。
开幕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张旭凤、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洛忠、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宋凌云分别致辞,强调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聚焦自主知识体系与原创性教材建设开展深入研讨,对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有组织研究,加强示范引领,为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和原创性教材建设提供专业支撑。
大会安排了两场主旨报告。首都师范大学田慧生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课程教材研究所曾天山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石鸥教授、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本陆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李森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叶蓓蓓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徐继存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郝志军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胡定荣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孔凡哲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安桂清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余宏亮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徐金海教授、南宁师范大学王屹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和学新教授、北京大学刘云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分别围绕“课程与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原创性教材的中国特色表达”等议题作大会发言。
大会还通过开设闭门会议、专题研讨、研究生沙龙等形式,组织与会嘉宾积极参与讨论。本次大会共设四个分组专题,来自广州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穿山小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的34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分别围绕“我国优秀教学成果蕴含的中国经验”“课程教学论基本原理及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课程教学理论建构与创新”“课程教学论教材建设的原创性与中国特色”四大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13名学生代表在研究生沙龙环节分享交流。
闭幕式上,首都师范大学田慧生教授总结指出,本次会议话题前沿,紧紧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自主知识体系与原创性教材建设,积极关注理论前沿、实践前沿、技术前沿;研讨深入,以一个主题和四个专题的“1+4”模式,系统呈现教育学学科建设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代表广泛,汇集了教育学学科领域的重量级专家、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实践领域的实务专家,以及一线教师、学生等中青年代表。
与会者一致表示,新时代教育学学科发展需立足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提炼中国教育实践经验,同时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需求,构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生命力的知识体系。强化历史思维和实践思维,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坚持“两个结合”,加强课程、教学、教材研究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学原创性教材建设。积极探讨如何借助学科交叉融合的力量,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效策略,共同谋划构建兼具“中国话语特色”与“国际表达能力”叙事体系的教育发展新方向,力求在国际教育舞台上发出更加响亮的中国声音。会议的丰硕成果为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与原创性教材建设贡献宝贵建议,为新时代教育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实的研究支撑。
本次研讨会由课程教材研究所高校教材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共生教育研究中心、广西大中小学教材研究中心、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协办。据了解,课程教材研究所高校教材研究中心将继续举办教育学等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与原创性教材建设系列研讨会,打造学术交流精品平台。(丛芳瑶 袁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