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打开中国消费新天地
《求是》杂志评论员
春日中国,气象万千。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顶流火爆,北京环球度假区排起队队长龙,2025全国家电消费季启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中国消费市场亮点频现,消费者信心持续回升。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将其列为今年经济工作各项重点任务之首。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8方面提出30条政策举措,释放出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措施提振消费的坚定决心。
提振消费何以如此重要?这是由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决定的。
从国内看,提振消费是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铁公基”基建投资高峰已过,新基建的替代作用还不够,整体投资呈低速增长,经济发展必然要转向更多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支撑的阶段。但近年来,我国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的问题日益突出,以致一些领域和行业出现供求失衡、“内卷式”竞争、物价低位运行等问题,导致国民经济循环不畅,制约经济稳定增长。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比2023年回落3.7个百分点,增速大幅低于疫情前8%以上的水平。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大力提振消费,一方面,可以改善市场预期,把有支付能力的潜在需求释放出来,形成稳定国内市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强大基础动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创造新的生产需要,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开拓市场空间,促使居民消费升级,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高质量发展轨道稳健前行,迫切需要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从国际看,提振消费是我国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加剧。近期,美国以在国际贸易中遭受不公平待遇等各种借口,断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出台所谓的“对等关税”,以关税手段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较大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大力提振消费,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坚定把发展放在自身力量的基点上,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成为我国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2024年以来,党中央针对经济运行中内需不振的突出症结,果断决策推出扩大内需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了一整套提振消费政策组合拳。我国消费市场转暖趋势明显,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24年,我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今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我们只有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深入挖掘内需潜力,才能打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大力提振消费,我国潜力无限。要看到,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已形成4亿多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性最好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需求动力强劲。我国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消费差距仍较大,总体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更要看到,我国消费市场有较强的创新力,以新能源汽车、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产品和业态不断涌现,假日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等快速发展,将持续为消费注入新动能。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了七大行动,是一套推动供需两端综合发力、统筹促消费和惠民生、强化消费政策协同发力的组合拳。打好这套组合拳,关键在精准有力,让大家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将我国巨大消费潜力转化为强劲消费动力和经济活力。
要在提升消费能力上着力,既要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也要针对性减轻居民各类支出负担和加强公共服务保障。要结合形势变化加大就业支持力度,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强化教育支撑,保障重点群体基本生活。
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供给,是创造有效需求、促进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的重要条件。要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入手,扩大健康、养老、助残、托幼、生活服务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发展入境消费,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
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有助于改善和提升消费体验和满意度,是促进消费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一环。要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健全县域商业体系。鼓励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着力打造“有时间、有场景、有保障、有设施”的立体式消费环境。
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与消费政策协同联动,才能形成促消费合力。要改革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健全和用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构建更加有利于促消费的政策体系。支持财政政策与金融联动,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引导带动消费,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强化信贷支持。在工会经费使用、消费帮扶、完善消费统计监测和消费统计制度等方面,要完善消费配套保障措施。
提振消费是一场攻坚战,事关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提振消费摆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有力有效打好提振消费政策组合拳,推动14亿多中国人民消费活力迸发涌流,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