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曲哲涵)4月18日,财政部从已完成问责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案例中,选取了6起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财政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地方政府法定债务管理,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但一些地区新增隐性债务、少报漏报隐性债务、不实化债等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
此次曝光的6起典型案例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通过违规捆绑包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及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新增隐性债务6.88亿元;吉林省四平市隐性债务化解不实2.85亿元;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承诺社会资本方最低收益回报、固定收益率和回购社会资本方投资本息等,新增隐性债务15.73亿元;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五里河镇通过国有企业垫付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953.1万元;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通过所属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1.69亿元;青海省海东市通过国有企业直接借款,新增政府隐性债务16.45亿元。
财政部表示,对新增隐性债务和不实化债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推动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