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语
夏季汛期来临,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各类突发地质灾害进入易发期,给山区生活和出行带来安全风险。为此,“北京规划自然资源”联合光明网特别推出地质灾害系列识灾避险攻略,邀您一起解锁科学识灾、高效防灾、正确避险的关键技能,共同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平安家园。
“轰隆隆——”阵阵巨响传来,你以为这是远处的雷声?不,这也可能是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汛期降雨增多,暴雨或持续降雨可能会带来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地质灾害——泥石流。泥石流为何会突然爆发,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又该如何科学防范?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吧。
泥石流,最具破坏力的地质灾害
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或斜坡上形成的水、泥沙和石块一起流动的特殊洪流。它往往暴发突然、来势迅猛,就像一条咆哮的“泥龙”,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相比单一的滑坡、崩塌、山洪等,泥石流往往破坏力更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冲毁房屋、农田、道路、桥梁等等,严重威胁山区居民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何“合成”泥石流?泥石流形成的“三大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陡峻的
地形地貌
上游汇水面积大,中游山谷狭长,下游平坦,地势陡、山沟深,给泥石流提供了高速滑梯。
丰富的
松散物质
岩石风化产物,采挖弃渣等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物质来源。
短时间
大量水源
暴雨、融雪或水库溃决,都是泥石流的“瞬间启动键”。
泥石流发生征兆:这些信号请警惕!
泥石流虽然来势汹汹,但它也会提前发出信号。细心观察这些“蛛丝马迹”,就能抢占避险逃生先机。
河流
“变脸”
河流“变脸”:河水突然断流,或水势暴涨,夹杂大量柴草、树枝,这是河流上游水文情况发生突变的信号。
山谷
“低吼”
沟谷深处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的声音,这是泥石流携带石块撞击山谷的声音。
环境
“异常”
谷内突然昏暗,伴有轻微震感,这是上游突降暴雨并引发泥石流的迹象。
泥石流避险指南,如何科学自救?
如果不幸遭遇泥石流,一定要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
横 向
逃 离
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 。
选 择
落脚点
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要选择基底稳固、地势较高处避险。
避 开
危险区
泥石流可冲倒树木,切勿爬树躲避,同时避开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
地质灾害科学认知
提高意识主动避险
处变冷静妥善应对
守护平安家家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