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正式成立十周年之际,2025绿金委年会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于7月4日在浙江湖州举办。
本次年会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浙江省金融学会主办,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湖州市金融学会承办。中国人民银行和主要金融机构的领导以及来自上百家机构的专家在年会上发言,与会代表围绕绿色金融发展等热点议题深入讨论。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雁云首先致辞。他表示,多年来,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化“2211”金融现代化系统推进工程,尤其是以湖州、衢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突破口,在绿色金融地方立法、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浙江方案和浙江经验,有力促进了绿色金融与经济低碳转型的良性互动。下一步,浙江将坚持深化改革,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奋力打造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示范窗口;把准关键处、着力点,全力打造绿色金融发展的硬核成果;持续聚合力、强保障,积极营造发展绿色金融的一流生态,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美丽浙江、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代为宣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的主旨演讲。陆磊首先祝贺绿金委正式成立十周年。陆磊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在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深化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可持续信息披露、丰富金融产品服务、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汇聚各方力量,着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连坤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怀清先后致辞。
之后,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作题为《转型金融的国内外进展与前景》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建立转型规划之后,银行需要通过采取三大举措来落实:一是为客户提供绿色与转型融资,推动高碳客户减碳;二是降低对不可转型客户的贷款敞口;三是提高对低碳客户的敞口。
活动现场,绿金委工作组(研究组)及其成员单位共20家机构的代表发布了22项成果,并同时举办八场平行分论坛。与会专家分别围绕“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受益转型”“可持续信息披露趋势与实践”“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企业走出去”“绿色金融创新”“碳市场、碳足迹与碳金融”“绿色普惠与绿色消费”“气候风险、气候适应与绿色保险”“金融机构转型规划”展开了热烈讨论。(丛芳瑶)